平凉市2019年中小学课堂教学竞赛与教学改革研讨活动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苏州园林 设计者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要求1.本单元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2.本单元语文能力教学点: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本课的能力教学点是: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欣赏苏州园林的美,体会这种美,增强文化自信。3.本节课是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以“目标认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延伸拓展”为课堂基本环节的新授课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摸索更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4.对学生的阅读、概括、表达能力进行多元化评价,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内容分析《苏州园林》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等大有裨益。
学习主体分析就八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看,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有过初步的了解,但在学生平时接触的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对说明文的学习应用还是比较少,加之其因为知识性强、文学性不强,学习起来学生比较枯燥,兴趣不大。首先,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目标分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学情,确立目标。1.积累字词,感知课文内容。2.精读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理清说明顺序。(重难点)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难点)
重点难点分析1.本文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人留下的印象着手,先总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整体梳理,逐段品味,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2.苏州园林是中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体会这种美,增强文化自信。
学习评价设计1.针对目标一,检查预习,积累字词,初读课文。2.针对目标二,精读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完成课时学习重点任务。3.针对目标三,悟读课文,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突破学习难点。4.拓展延伸,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完成自我评价。
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由不同的城市名片引出新课教学内容。 观看图片,发现苏州园林的美。 师生交流。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说明:调动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增强感性知识,避免因教材说明性强而影响阅读兴趣。
环节二 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把握单元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本课学习目标。 师生共同熟悉明确本单元和本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及重难点。
环节三 检查预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利用多媒体呈现字词,作者简介。 标注字音,填充成语,了解作者。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预习检测,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环节四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发现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美。 速读课文,用一个字和一个比喻句形容苏州园林。以“我觉得,苏州园林就像……”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设计意图说明:初步了解文本内容,整体感知说明对象及总特征。
环节五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明确精读要求,指导学生寻找每段的中心句。 精读课文,小组合作,用笔勾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完成活动内容。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巡回点拨,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说明:突破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训练概括能力,理清说明顺序,同时提升学生对多种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环节六 悟读课文,激发情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以“我认为苏州园林很美,美在”的句式,说说它的艺术之美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个人阅读体验,教师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爱上中国古典园林,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环节七 归纳总结,作业布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小结本课知识,升华主题。 通过今天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收获,教师适时激发、引导并升华课堂。
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展开想象,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课时训练与反馈贯穿课堂教学各环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教师引导点拨。
课时拓展与延伸体现在小结与作业设计中。
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发现品读美鉴赏创作
反思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