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星地球
一、选择题
1.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是( )
A.黑子 B.耀斑 C.日冕 D.极光
读下图(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为(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总星系
4.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三者的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7 日 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据此回答5~6题。
5.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
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
6.此时“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占全球( )
A.一半 B.一大半 C.无法计算 D. 小于二分之一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表1 (表中H是住宅的建筑高度)。回答7~10题。
表1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采用
①
24o45'
2.02 H
1.7 H
②
40o28'
1.18 H
1.2 H
③
35o21'
1.41 H
1.1~1.2 H
④
26o36'
1.86 H
1.6~1.7 H
7.表1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8.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
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
10.表1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雷米某日在北京香山观看日落景象,19时他看到太阳缓缓落下,回答11~12题。
11.雷米有可能是在下列哪个日子观看日落的( )
A.4月1日 B.6月1日 C.10月1日 D.1月1日
12.雷米观看日落的时候面对的方向是( )A.西北B.正西 C.东北 D.西南
13.此日北京昼长是( )A.15小时 B.14小时 C.12小时 D.19小时
14.地理环境中最活跃和不单独占有空间的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地壳
15.一般认为岩浆岩的主要发源地是( )
A.地壳 B.下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二、综合题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巴黎2006年4月11日电:欧洲航天局11日宣布,格林尼治时间8时07分,飞抵金星附近的欧航局“金星快车”完成了减速过程,顺利地首次进入环金星椭圆形轨道。“金星快车”是欧洲首个金星探测器,于去年11月9日6时33分(莫斯科时间,东3区)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联盟”运载火箭升空。
材料二:“金星快车”将对金星进行为期486天的探测。
(1)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中,与金星相邻的是__________。
(2)在青岛的某一地理兴趣小组成员为了观看“金星快车”发射情况,他们应该在北京时间_________之前打开电视观看。
A.11时34分 B.11时30分 C.12时 D.12时30分
(3)下列关于“金星快车”的任务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神秘的金星大气层进行更精确地探测,分析其化学成分
②就太阳风对金星大气和磁场的影响进行分析 ③观测金星气候变化
④为人类移居金星做准备 ⑤寻找矿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
(4)试分析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的条件。
(5)在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而金星上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生命现象,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金星上无大气 B.自转周期太长,使金星表面气温日变化大
C.金星所处的宇宙环境不太安全 D.地球有卫星,金星没有卫星
17.读下图回答(虚线表示极圈,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1)图中A点位于B点___________方向。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_______。
(3)北京时间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2月22日2时 B.12月23日8时 C.6月22日2时 D.6月23日8时
(4)再过 ___________ 小时,A、B两地属于同一天。
18.右图为地球某日日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___________(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____________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_________点钟。
(3)此日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_____________小时。
(4)图示所示日期,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该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行星地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从地球生命发生条件去思考。
2.B 解析:黑子是太阳活动标志,耀斑是强烈显示。
3.D 解析:半径为200亿光年,所以为总星系。
4.A 解析: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球。
5.B 解析:高频无线电通讯依靠电离层反射电磁波。
6.A 解析:地球任何时间都是白昼和黑夜各占一半。
7.D 解析: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冬季),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角大于北方,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
8.B 解析: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四点中越靠近南极圈白昼越长。我国南方昼长大于北方,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9.C 解析:计算出北京冬至日太阳高度角约为26.5°
(太阳高度角=90°-=26.5°)。
依据表格公式1.86×20=37米。
10.B 解析:因为冬至日时越往北去,太阳高度角越小,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就要越大。
11.B 解析:19时日落,说明昼长夜短,阳光应该直射北半球。
12.A 解析:北回归线以北到北极圈之间地区,当昼长夜短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13.B 解析:已知日落求昼长,用日落时间减去12,然后乘以2。即(19-12)×2=14小时。
14.B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生机勃勃的圈层,它占有大气圈下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
15.C 解析: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
二、综合题
16. (1)水星和地球 解析:按照八大行星距日顺序即可回答。
(2)B 解析: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时间,莫斯科是在东3区,两地相差5个时区,因此“金星快车”发射时北京时间=6时33分+5=11时33分,因此B符合题意。
(3)D 解析:本题考查宇宙探测任务。
(4)地形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候干旱,利于发射的晴朗天气多;周围沙漠广布,利于航天发射、回收。 解析:发射场的选择与气候、地形、人口分布等有关。
(5)B 解析:从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推导金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
17.(1)西北 解析:顺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所以A点在B点西面;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顺时针),可判断该图为南极俯视图,B更靠近南极点,所以A点在B点北面,所以A点位于B点西北方向。
(2)23°26′S 90°W 解析:晨昏线正好与南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由此可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S;根据图中45°E,可判断夜半球的中央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45°E下一条经线)为90°E,由此可推太阳直射点经度是90°W。
(3)A 解析:由上题可知,90°E为0点,北京时间(120°E)=0点+(30°/15°)×1=2点,由上题太阳直射23°26′S,可判断A选项正确。
(4)3 解析:全球划分日期的界线为0点和国际日界线(180°),再过3 小时,45°E变为0点,此时A、B两地属于同一天。
18.(1)夏至 23°26′N,180° 解析: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此图表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为平分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根据图中90°W,即可判断太阳直射经线为180°。
(2)晨 3 解析: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因此为晨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因此甲的地方时为6点,乙比甲晚3个小时,因此乙地日出时刻是3点。
(3)24 解析:此时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因此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24小时。
(4)A、D 解析:当太阳直射23°26′N时,23°26′N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因此A、D符合题意。
(5)66°34′ 解析:该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90°-=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