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万物生长靠太阳高山流水靠太阳煤 石油它们本是太阳生太阳灶太阳为地球提供源源不断能量太阳能热水器【知识结构】一、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
地以电磁波的形式
向四周放射能量,这
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能量的来源:4个氢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释放大量的能量
太阳寿命:按爱因斯
坦质能方程E=C2m
计算,太阳寿命为
100亿年,目前正处
于稳定而旺盛的中
年时期50亿年。
【课外】 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上,一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观察图中太阳辐射的能量的分配情况如何?主要集中在哪个光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给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直接提供的光、热(维持生物的生长);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是生活和生产中多种能源的来源。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中,属于太阳辐
射能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 B.用煤,石油发电
C.用潮汐能发电【练习】 D.秦山核电站的核电 2003年10下旬,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备受损,日本一颗通信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卫星已无法恢复使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的卫星电视信号中断了2-4小时。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太阳活动
影响地球太阳结构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太阳大气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观看影像】思考:
太阳活动有哪些,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什么圈层?光球层(紫外线波段拍摄的太阳)太阳大气的结构:日冕层(日全蚀可见)边缘为色球层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黑子变化周期是11年,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色球层的耀斑和日珥珥
日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自主学习课本正文及阅读材料,完成下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课本正文及阅读材料,完成下表。自主学习你知道吗?案例1:中高纬地区的一些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有明
显的11年周期性,原来……案例2:家住北京的刘长生老汉这几天有点纳闷,他的几只
一向听话的信鸽放飞之后再也没有回家,经人指点
,原来这几天太阳活动……案例3: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国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当时,人们对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B.雷达本身的故障;
C.外界杂波的干扰; D.太阳活动的影响。
你认为上述原因哪一种比较合乎情理?为什么?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2、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波通讯
3、扰动地球的磁场
4、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
5、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太阳活动对地球和人类还有哪些影响?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对人类的生育有影响对人类的智力有影响还有很多……◆◆◆◆观察太阳黑子数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从中你得出什么结论 ?正相关负相关先负相关后正相关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
【讲授过程】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包括哪些层次?试用简表形式表示出来。
【用投影仪展示】
【导入新课法一】从上述简表中可以看出,在宇宙中太阳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颗恒星,它的光和热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讲的
【导入新课法二】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板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讨论】阅读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
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图1.7)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
【学生回答】略
【板书】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介绍】
1.太阳大气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 000K。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讨论】请你谈谈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提问】阅读教材P9的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思考太阳巨大的能量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略
【总结】在高温高压下,太阳中心产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板书】4太阳能量的来源
【过渡】我们知道太阳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能量,但由于太阳的不稳定,即太阳活动时,也会给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板书】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启发引导】我们许多同学都听说过太阳黑子,这黑子到底是什么物质?存在于太阳的什么地方?除了黑子之外,太阳上还有些什么?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去了解太阳的结构了。
事实上,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太阳的内部结构,直到目前我们也知之甚少。
【边介绍边画太阳结构板图】
我们现在借助探测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实际上是太阳的大气层——外部构造,人们发现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三层。
【启发提问】太阳大气分为哪三层呢? 请同学们观察P10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太阳黑子图及太阳耀斑图,以及P12图1.13,并阅读课文,回答: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哪几层?
2.最里的一层厚度、温度如何?什么叫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周期如何?
3.中间的一层有何特点?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最外一层有何特点?
【小结】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2.光球层厚约500千米,表温约6000度。太阳光基本从这里发出。光球表面的黑斑点,叫做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3.呈现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层为色球层,厚约几千千米。色球层在短时间内有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它们的活动约11年为一周期。
4.最外面的一层,叫日冕。它的亮度仅为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为:黑子和耀斑增多则干扰或中断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离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产生淡绿色和红色的极光;带电离子流还产生“磁暴”现象。
【总结】太阳的外部结构
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往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太阳大气的一切活动总称太阳活动。(重点讲述)
?层次
位置
概念
厚度
亮度
温度
太阳活动
光球
里
?
?
?
?
外
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
?
?
?
?
?
厚
?
?
?
?
?
弱
?
?
?
?
?
高
黑子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色球
光球外呈玫瑰色的太阳大气
耀斑
日冕
色球外很稀薄的完全电离的太阳大气
【启发提问】 (1)黑子、耀斑都以什么形式影响地球?
(2)对地球会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黑子、耀斑增多 影响无线电通讯
干扰
2)带电粒子流 产生“磁暴”现象
?
3)带电粒子流 产生“极光”现象(两极地区)
【小结】除此以外,太阳活动的影响还有很多,现在专门有人在研究“太阳活动与气候”、“太阳活动与人体健康”等,太阳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关键在于它有太多、太大的能量。
【典型例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 ) (A)产生潮汐现象 (B)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C)诱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D)产生“磁暴”现象 [解] 此题主要考查同学对太阳活动的了解,特别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有哪些。从四个选项中看,A选项的潮汐现象与太阳有关,它是由于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引力造成,而非太阳活动的影响,B选项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由于太阳黑子的频繁出现以及耀斑的爆发,使大量带电粒子流进入到地球的大气层中,干扰了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地面的短波通讯中断,C选项是属于地质现象,是由于地质作用而导致的,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不大,D选项是属于受太阳活动影响而产生的现象,大量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使指南针的指针剧烈摆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我们称之为"磁暴"。所以正确选项为B、D。
【板书设计】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能量的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
?层次
位置
概念
厚度
亮度
温度
太阳活动
光球
里
?
?
?
?
外
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
?
?
?
?
?
厚
?
?
?
?
?
弱
?
?
?
?
?
高
黑子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色球
光球外呈玫瑰色的太阳大气
耀斑
日冕
色球外很稀薄的完全电离的太阳大气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