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前导入:
《温水煮青蛙》
1、孟子,名 ,字 ,_____ 时期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后人将他和 并称为 。孟子被推尊为______ 。
3、孟子主张行“ ”,以统一天下。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 ”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
轲
子舆
战国
儒
孔子
孔孟
仁政
民为贵,君为轻
亚圣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孙叔敖举于海
读出红字:
(quǎn)
(yuè)
(gé)
(f ú)
(bì)
(z ēn g)
( áo)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管夷吾举于士: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6、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7、行拂乱其所为
8、所以动心忍性
9、曾益其所不能。
责任,使命
使…痛苦,使…劳累
任用,被选拔
狱官
使……不顺
兴起,被任用
使…挨饿,使…贫困 /缺乏
通“增”,增加
使…惊动,使…坚忍
第一段重点词语预习检测
词类活用(总结)
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 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
第一段重点句子预习检测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人,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
2、本段(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句式和什么论证方法?
3、文章开篇列举的这几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分钟思考,2分钟交流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举例论证
(过渡,承上启下)
排比
道理论证
都出身卑微,都历经了艰苦磨练,都大有作为。
排比
课文分析
文章开篇列举的这几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引出下文的议论,为下文做铺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必须在肉体和精神各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
第二段重点词语预习检测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困于心衡于虑 3、而后作 4、征于色 5、而后喻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国恒亡 ??
奋起,指有所作为
表现
在国内
在国外
常常
犯错误
通“横” 梗塞
了解、明白
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违背
“拂”同“弼”,辅佐
:从
:给
:在
一词多义:
第二段重点句子预习翻译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的)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重点句子预习翻译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层次:个人—国家—结论
论点
个人 正面
国家 反面
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
没有忧患,往往遭至灭亡
文本分析
本段可以分几层?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哪个详写?哪个略写?
3、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内容总结 快速回答下列问题。
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列举六人事例
举例论证
个人 正面
类比论证
国家 反面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艰苦磨练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拓展延伸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的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