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昆明的雨(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昆明的雨(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1 16:1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滇池
大观楼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昆明的雨》是作者一系列回忆昆明往事的散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含蓄、空灵、优美、淡远。结尾描述雨中赏花的往事,更像是一副充满诗意的图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绵绵细雨中的青灯古巷、静寂而忧郁的石板路、飘荡着乌云的暗暗的天空......也感受到了作者无限的思乡情愫。
成功的作家,其细节记忆总是相当强的。汪曾祺叙事文本的鲜明特色,和他超群的细节记忆是分不开的。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描述给宁坤的画
因为①所画的倒挂而解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面的特点;
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昆明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吃的、好看的、好闻的)

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圈点批注
昆明雨季的仙人掌:
奇,多,肥大
昆明的菌子:多
第③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未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
1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赏析
2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
“格调”原情“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昆明的杨梅:大,红,好吃
昆明的缅桂花:花香,树大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洗练却内容隽永多味。
赏析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硕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描写出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喜爱之情。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那天的雨中小酌有哪些情味(情调、趣味)?
淡淡的乡愁,失恋的惆怅,友情的温暖,雨中小店传达出的悠闲美好。
昆明雨季的特点: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将文中的人、事、物贯穿起来的是什么?
“我想念昆明的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11月上海沦陷,12月南京陷落,日军进逼武汉,长沙立成危卵。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昆明并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翻山越岭3600里抵达昆明,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
——《西南联合大学建校史》
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是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
男同学……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
——《七载烟云》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