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星地球 测试题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行星地球 测试题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1-18 08: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周练(1)2010.10.21
1.地球表面有适宜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合适温度,这主要取决于
A.大小行星对地球没有干扰 B.日照条件长期比较稳定
C.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 D.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
2.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的具体表现是
A.自转方向同其他行星一致 B.质量和体积同太阳相近
C.公转轨道同太阳系其他行星相近 D.有生命的存在
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回答7—8题。
3.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4.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恒星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5—6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夹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5°11′
5.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6.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和地球上一样
③火星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右图,回答7—10题。
7.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8.图中有关经纬线段长度叙述正确的是
A.gk=hf B.dk>fe
C.ad=bc D.ad=de
9.当ad为晨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为9时40分 B.全球与d点为同一天
C.全球昼夜平分 D.a点日期比f点晚一天
10.当ak为昏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的昼长大于c点 B.k点比h点日出时间要晚
C.f点昼长=h点昼长 D.d点昼长小于b点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太阳色球上
B.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D.新加坡的小朋友在晚上做作业时看到了美丽的极光现象
1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d
13.北京和重庆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重庆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重庆 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季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1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17.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西边的时刻总是比东边时刻早
C.东8区的区时为8点钟,东9区的时间应比北京早1小时为7点钟
D.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8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18.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运动的是
①长江入海口北岸大量泥沙淤塞 ②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③长江滚滚向东流
④春夏秋冬的变化 ⑤夏天白昼长,冬天夜晚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⑤
19.下图表示夏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读下面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20—21题。
20.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极圈上
21.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为
A.150°E、180° B.0°、180°
C.0°、150°E D.150°W、180°
22.读下面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此时A点正值 (日出或日落)。A点随地球自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 小时。
(3)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 。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4)B地处于五带中的 带,此时我国正值 季。
(5)图中D点此刻的地方时是 时。
(6)若黄赤交角为30°,则B点的昼长为 小时。
(7)由B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 偏(东或西)。
23.图甲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甲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
(4)该日,地球位于图乙中的 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
(5)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4.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1)两次太阳黑子极大值出现的时间间隔大约为 年,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具有
A.重复性 B.周期性 C.等值性 D.相关性
(2)12测站反映出两者的关系为 相关。简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3)从图中得知,太阳活动会对地球上的 有明显的影响,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高一地理周练(1)参考答案2010.10.21
1— 10:CCBBA CDCCC
11—21:BDCBD ADDAA D
22.
(1)23°26′N (2)日出 24 (3)0° A、B、C
(4)热 夏 (5)12 (6)12 (7)东
23.
(1)画图:逆时针 (2)夏至 (3)A A B (4)① 慢
24.
(1)11 BD
(2)正 太阳黑子数越多,年降水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3)降水 有利于掌握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预测天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