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必修二教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doc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必修二教案:42工业地域的形成doc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1-23 17: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兴义市天赋中学地理必修二教案: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两种主要类型及其意义。
2.掌握工业集聚的优点及原因。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
4.掌握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因。
5.了解工业地域联系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世界上许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 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 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 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新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
2. 不同工业地域特点不同。
【教学设计】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多,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工业的特点决定了工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工业联系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
工业联系 表现 举例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纺织厂河印染厂之间的工业联系
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工厂之间虽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但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
2.工业集聚
概念 优势 举例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21世纪教育网 一个大型工业企业建成后,与之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许多企业相继建设,与它配套,形成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区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运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耗能高的工业在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P63 案例探究 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得集聚
音响生产通常需要成百上千各零件,这些零件全部由音响生产厂家自己生产是不可能得,整机厂家往往需要从众多得专业家购买零件。这样生产零件的专业厂与整机生产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以惠州的音响整机生产厂家为中心,形成了大批音响零件生产厂家的工业集聚。
P63活动
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既涉及各零件生产厂家与整机厂之间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也涉及它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等而形成的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不仅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而且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惠州音响零件供应厂家主要分布在惠州及其附近的东莞、深圳、广州、中山,并且距整机生产厂越近,零件供应厂家越多,距整机生产厂家越远,零件供应厂家越少。从零件的体积来看,生产小体积零件的厂家距整机生产厂较远,生产大体积零件的厂家距整机生产厂较近。
3.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工业地域的形成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二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其内容如下表所示: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形成 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地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 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 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工业联系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 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 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
发展潜力 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 经济、环境效益较高 经济、环境效益较高
举例 传统工业区一般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上海金山卫石化工业区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4.工业地域的类型
不同的工业部门,因其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需求不同,以及自身的工业生产特点,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发展条件 钢铁工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等生产过程复杂,其内部的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发育程度高 一些地区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低
发展特点 面积大,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形成工业城市 面积小,发育程度低,发展潜力小
举例 钢铁、汽车城、石油城 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
补充:工业地域区位类型的方法
围绕某个大型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其位置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决定。例如钢铁工业区的位置就因核心工厂区位因素的变化而经历了由煤炭区位到铁矿区位,再到港口区位的变化。
项目 煤铁复合体型 临海型 临空型
出现时间 近代 “二战”以后 新技术革命后
技术条件 蒸汽动力、电力 超级油轮、集装箱、巨型运输船 高速公路沿线、飞机场周围兴建电子工业
工业布局 临近资源丰富地区兴建工业企业 海港、河港附近兴建大型联合企业 高速公路沿线、飞机场周围兴建电子工业
工业区(中心)举例 美国五大湖——宾夕发尼亚州、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顿巴斯、德国鲁尔区 日本濑户内海的福山、意大利南部海港塔兰托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德国的慕尼黑、英国的苏格兰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是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区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工业的分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这种分散现象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更多的是由于其他原因。如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以及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等。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形成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
表现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
优势 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结果 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
动力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P64 图4。8 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复杂产品的生产,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从本图中可以看出,福特汽车零部件来源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奥地利、瑞士及日本15个北美、欧洲和亚洲国家。同时,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把这些具有供销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形成跨国公司,体现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福特汽车生产网络的形成,既能发挥世界各地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又能通过网络内部供销合作,减少市场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
机芯厂
电容厂
开关厂
唱盘机厂
扬声器厂
音响整机厂
线路板厂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