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怀德一中高二地理必修3练习(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怀德一中高二地理必修3练习(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08 07: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怀德一中必修3练习题
高二年级 地理(上学期)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完成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
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2.遥感的优点有
①探测范围大 ②获得信息快 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④成本低,效益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
A.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  B.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C.飞机、宇宙飞船、陆地卫星  D.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
4.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可用
A.不同的传感器         B.不同的运载工具   C.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  D.不同的电磁波
5.在黑白遥感图片中,湖、河显示水域的颜色是
A.白色 B.黑色 C.浅灰色 D.灰白色
6.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地面事物进行感知   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   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7.阴雨天气中,对地物分辨率较高的是
A.飞机可见光遥感  B.卫星可见光遥感   C.飞机微波遥感   D.卫星微波遥感
8.对农作物进行估产属于遥感应用的哪一领域
A.资源普查B.灾害监测C.环境监测D.工程建设及规划
9.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硬件的是
①计算机 ②程序 ③扫描仪 ④工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D.是地图绘制系统
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是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据此回答11~16题
11.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的技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
12.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
13.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功能
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B.能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分析   C.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   D.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
14.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技术程序是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15.比传统地图高明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地物的
A.发展趋势 B.地理位置的变化 C.区位特征 D.历史意义
16.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A.遥感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球卫星系统
17.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A.CAD B.GDP C.GIS D.GPS
18.关于通感技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探测范围大,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多B.遥感是地图的延伸
 C.卫星遥感对地物的分辨率比飞机遥感高 D.遥感技术可对环境实施动态监测
19.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是
A.空间模型 B.数据模型C.阅读速度 D.空间分析能力
20.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多少颗GPS卫星 
A.3颗  B.4颗  C.21颗  D.24颗
21.在天气稳定的条件下,一天中遥感时间选择在哪一阶段才能使地物的分辨率达到最高
A.3:30—9:30    B.9:30—15:00 C.15:00—21:30   D.21:00—次日3:30
22.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3~25题。
   从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南联盟科索沃省自治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大规模空袭,给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过后美国在阿富汗进行了一场反恐怖主义战争,摧垮了塔利班政权。
23.在南斯拉夫,尽管美国空军飞行员多次飞抵,但由于地面目标确认不好导致最初的轰炸效果不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 )
A.南斯拉夫地形复杂,便于地面目标的隐蔽 B.地中海式气候,大半年天气多为阴雨天 C.飞行员技术水平和传感器的质量不高 D.南斯拉夫地下军事防御工事多
24.对南斯拉夫大规模轰炸的信息资料主要应用了( ) ①全球定位技术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5.在地面部队的配合下,美国对塔利班政权大至军事设施小至主要组织成员的打击异常精确,其信息资料的精确性主要是依靠(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美国联邦特工的侦察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 ,共计50分)
26.阅读下面三则资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从1999年3月24日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多国部队以南联盟科索沃省自治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给南斯拉夫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事件,过后,美国在阿富汗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恐怖主义军事行动,并一举摧毁了塔利班政府。
材料三:1999年3月27日,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的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当一架M—6B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G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的面前,把飞行员接上了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
(1).对南联盟(现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大规模轰炸的信息资料主要应用了( )
①全球定位技术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技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2).在地面部队的配合下,美国对塔利班政权大至军事设施小至主要组织成员的打击异常精确,其信息资料的精确性主要是依靠(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美国联邦特工的侦察
(3).根据材料三判断以下两题:
①在对美国飞行员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你认为属于( )
A.GIS信号 B.GPS信号 C.CRS信号 D.以上都不对
②在对美国飞行员进行的营救行动中,要准确地对飞行员进行定位,依靠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并简要地阐述该技术系统的主要特点。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99年,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图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从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最近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探险、考察、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准确的位置。
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检测等。例如,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测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1)根据材料,推断“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
(3)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
(4)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你认为较准确的是( )
A.有指向标的地图       B.经纬网地图   C.既无指向标有无经纬网地图  D.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这意味着( )
A.科技创新日益全球化   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科技的反战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   D.任何科技都是为政治基础服务的
28. 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
地理信息系统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区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如目前我国已应用GIS 对各地区、各事端“非典型性肺炎”临床诊断病例、一死病例等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在地图上进行“地点”“状况”的位置标定,每日发布各地疫情通报,供有关部门查询分析,指定响应的防治策略。
(1)根据我国部分省区“非典型性肺炎”累计临床诊断病例通报表中的数据(截至2003年5月22日10时),在我国部分省区图的图例空框内,设计区分各病例数值段的图例符号,并在图上山西、湖南两省范围内绘上相应的图例符号。
省区
累计病例(例)
北京
2456
天津
175
河北
227
山西
447
河南
15
陕西
12
重庆
3
湖南
6
(2)下列课题中,主要是应用GIS 进行研究的有:
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B.近十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C.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D.上海市浦东新区内环线内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通报及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29.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泥浆在整个 和 波段反射率都很低
(2)红砂岩在可见光的大部分波长范围具有 (高,低)反射率,但它在 波段的反射率低于松林和草地
(3)在近红外波段有较高反射率的是 和
(4)简述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物判断的原理。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B 6.D 7.C 8.A 9.B 10.C 11.A 12.B 13.A 14.A 15.A 16.B 17.C 18.D 19.B 20.B 21.B 22.A 23.C 24.C 25.B
二、综合题
26、⑴.B ⑵.C
⑶.①B②技术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27、(1)“数字地球”相关技术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做如下工作:资源利用状况遥感调查;合理布局农业;监测并预报气候变化及旱涝灾害;光热及农作物产量预测;农业污染监测、预报并提出解决措施等。
(2)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如下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技术: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臭氧层分布;地形遥感: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全球气候预报;全球生物分布;全球产业结构监测等。
(3)B(4)B(5)B
28.(2)BCD
29.(1)可见光 红外线 (2)高 红外线 (3)草地 松林 (4)通过不同物质的波谱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判断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