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
《分离食盐与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食盐既能溶解于水,但随着水分的减少,食盐又会析出来。
2、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用加热的方法能很快使浓盐水中的食盐析出来。
3、了解酒精灯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知道做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4、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1、食盐1、清水1、蒸发皿1、放大镜1、石棉网1、酒精灯1、三脚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那现在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了:100毫升水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呢?谁来解答?我们不能随便地就说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只有确定了水量才能算出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而且一杯水溶解食盐的量是有限的,当它不能再溶解时我们就称其为饱和溶液。那么,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还能从水里分离出来吗?怎样分离呢?这节课咱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分离食盐和水)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
3、师:现在盐全部溶解了。你有办法把盐和水分离出来吗?
生:让水蒸发掉。
二)、分离食盐和水
1.师:为了证明你们的想法,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呢?
4.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5.分组汇报实验方案。(学生汇报是可能提到让溶液自然蒸发,用过滤的方法,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分离出食盐等方法,教师评价每种方法的利弊。)
6.酒精灯的使用。(师示范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7.分组实验:用加热的办法让水分蒸发减少,观察蒸发皿里食盐与水的变化。(在分组实验前,教师应强调安全事项:1、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 、加热后的蒸发皿、石棉网很烫,不要触摸。)
三)、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是盐吗
1.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盐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
2.师:你怎么能确定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一定是盐?
3.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比较。
4.交流汇报:
师:从外部特征看,白色物质和盐很相像,那它是否具有盐能溶解于水的性质呢?同学们想试一试吗?
5.师:请同学们把白纸上的白色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几下,看它是否溶解了?
6.结论:白色颗粒外观和盐一样,又能溶于水,是盐。可见用蒸发减少水分,可以分离出食盐。
四)、海水制盐
1.师:刚才我们通过加热从盐水中提取出了盐。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师介绍:告诉同学们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把海水中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将达5亿亿吨。这是多少盐啊!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没,只剩下几幢特别高的摩天大楼露在外面,因为盐的厚度将达到150米。
3.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想象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 ·了解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
板书设计:??
? 灯壶 外焰
酒精灯 灯芯 火焰 内焰
灯帽 焰心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实践经验,从而体现探究的理念。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小组的分工不具体,导致小组的盐水被打翻,影响实验。课时的安排欠佳,导致同学们在观察被分离出来的白色物质没充足的时间,重点探究的内容部分还不很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