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图可以说明( )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③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2.形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 地形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3.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下图为“新疆某山地沿某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年平均降水量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若该山地有森林带分布,则森林带最有可能分布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 5°N
B. 25°N
C. 35°N
D. 45°N
6.“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
A. 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 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 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7.有关甲、丁两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处西侧山麓自然带相同
B. 两处雪线高度不同
C. 甲处自然带谱较丁处复杂
D. 两处东侧自然带相同
读“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8.北坡比南坡( )
A. 光照强
B. 坡度陡
C. 水分多
D. 林地少
9.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下题。
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 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B. 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草原
C. 雨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
D. 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10.造成南美安第斯山南端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东侧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环流的影响
B. 暖流的影响
C. 海陆分布的影响
D. 地形的影响
读“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有关g自然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g自然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C. g自然带的形成与当地的地形有关
B. g自然带的南北延伸与沿岸的暖流有关 D. g自然带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信风登陆带来的对流雨
1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少
B. 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读“非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图中①③⑤三地的自然带( )
A. 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B. 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C. 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D. 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14.能够把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 )
A. 地壳物质循环
B. 生物循环
C. 水循环
D. 大气环流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5.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山体的高度
B. B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A,B两地自然带相同
D. 从B到C的变化原因主要是水分因素
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沿北纬某纬线某大陆主要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6.造成该大陆图示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不同
B. 水分不同
C. 海拔不同
D. 纬度不同
图甲是东欧与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7.形成图甲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D. 海陆位置和海拔
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8.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
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 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D. 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以下四题。
19.该山可能位于( )
A. 赤道附近
B. 40°S附近
C. 40°N附近
D. 极圈附近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从甲到丙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水分因素 D. 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当地的纬度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世界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___,J________________。
(2) 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 F→G→H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了陆地自然带从________向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变化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22.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23.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________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着________变化的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
(3)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受沿岸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在______月份(代表月份)。
24.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下图为伊朗卡维尔盐沼分布图。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
25.下图是“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①是________带,它在40°N高山上的分布高度范围是________米。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________(有或没有)分布。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气候。
(4)从高、中、低纬度地区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C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2)赤道 两极 热量
(3)沿海 内陆 水分 中纬度
22.【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较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
23.【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赤道 纬度 由赤道到两极 热量
(3)本格拉寒流 7
24.【答案】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河流在低洼处汇集;泥沼洼地,地表水下渗难;蒸发量大,容易形成盐沼。
25.【答案】(1)苔原 4 000~5 000米左右
(2)没有 南半球适宜该自然带分布的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是海洋
(3)温带海洋性 温带季风
(4)低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