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同步训练地理人民教育: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二课时(附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同步训练地理人民教育: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二课时(附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22 18: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知识点一:洋流对气候和渔场的影响
1.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大西洋暖流     B.北赤道暖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2.下列寒流中,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是
A.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秘鲁寒流
B.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
C.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
读下图,完成3~4题。
3.对图中的洋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北半球 寒流
B.南半球 寒流
C.北半球 暖流
D.南半球 暖流
4.图中洋流对相邻的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降低了热、干程度 B.增加了热、湿程度
C.加剧了冷、干程度 D.减轻了冷、湿状况
(原创题)日本人吃鱼的饮食文化很悠久,但随着快餐业的兴起,吃鱼的传统似乎也在日本社会里越来越淡薄,为此一支日本摇滚乐队歌唱“吃鱼文化”,以唤起人们吃鱼的习惯。据此完成5~6题。
5.日本的“吃鱼文化”历史悠久,充分说明了其渔业资源丰富,附近有
A.北海道渔场 B.舟山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渔场
6.该渔场的形成得益于
A.日本暖流和本格拉寒流交汇
B.千岛寒流和北太平洋暖流交汇
C.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D.日本沿岸的补偿流
知识点二:洋流对海洋航行和海水污染的影响
7.有人在墨西哥西海岸捡到一只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可能是顺下列哪组洋流漂来的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
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图完成8~9题。21世纪教育网
8.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1世纪教育网
9.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第一次航路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 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 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1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________(洋流)影响是西欧________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图中渔场分别是①________渔场、②________渔场。
(4)一艘轮船12月从古巴出发,经纽约于次年1月底到达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港。沿途所见下列现象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①从古巴出发时,看到当地甘蔗长势很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古巴到纽约受洋流影响,船速较慢。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船到挪威沿海时,可能发现来自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污染物。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船到摩尔曼斯克港时,看到当地人正在近岸浅海海面上滑冰。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学会分析与洋流有关的地理现象
读“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处所在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21世纪教育网
12.关于地球上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低纬海区东岸为暖流
B.中高纬海区西岸为暖流
C.非洲南部西海岸为加那利寒流
D.南极洲大陆沿岸洋流自东向西流21世纪教育网
1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导致农业减产的区域濒临的海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并结合上图,完成14~15题。
14.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
①北太平洋暖流 ②加利福尼亚寒流 ③阿拉斯加暖流 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 D.阿拉斯加暖流
(原创题)新华网2008年10月1日电 近300只企鹅1日在巴西东北部城市萨尔瓦多“搭乘”飞机,前往东南部的海滩,继而乘洋流回到它们在南极洲的家乡。据此完成16~17题。
16.(双选)若图中阴影部分是此次大量出现企鹅的海滩,有专家认为“企鹅本来要游到南非附近的海域,但洋流把它们带到了巴西东北部海岸”,如果此判断成立,你认为是哪些洋流在此次企鹅大迁移中起了作用21世纪教育网
A.加那利寒流 B.南赤道暖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17.如果此次“营救”行动可行,你认为企鹅乘的洋流有哪些?________。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图中四支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系统一定位于南半球
B.洋流b是北赤道暖流
C.洋流b、d的成因不同21世纪教育网
D.洋流a、c都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19.流经a处的洋流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20.2008~2009年度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于2008年10月4日由西班牙阿利坎特启程,2009年6月27日到达终点——圣彼得堡。中国“绿蛟龙”号首次参赛,并第一次由印度科钦(2008年12月11日)经新加坡取道青岛(2009年2月14日)。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科钦—中国青岛赛程船队遇到的主要困难。
(2)在图中方框处补绘26 ℃、24 ℃两条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3)沙特阿拉伯计划取南极冰山(75°E,66°S)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请你设计理想航线,并分析这种行为将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提示:从气温、降水、大气环流方面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与解析
第二课时
基础巩固
1.A 2.D
3~4.3.D 4.B 第3题,由纬度变化规律可以判断此洋流位于南半球。洋流由水温高的地方流向水温低的地方,故为暖流,所以选D项。第4题,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5~6.5.A 6.C 日本附近有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形成的。
7.D
8~9.8.D 9.D 首先明确古代行船主要是借助风力和洋流。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是冬季。此季节从我国近海南下时盛行偏北风,北印度洋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是逆风(西风)逆水(北大西洋暖流)。
10.(1)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2)B(北大西洋暖流) 温带海洋性
(3)纽芬兰 北海
(4)①不可信 冬季甘蔗已收获
②不可信 顺墨西哥湾暖流,船速快
③可信 顺北大西洋暖流,污染物可能被带至挪威沿海
④不可信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摩尔曼斯克成为一个不冻港
能力提升
11.A 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确定该海域为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所以图中①处为秘鲁渔场。
12.D 在中低纬度海区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南非西海岸为本格拉寒流。
13.C 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进一步明确对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区西侧的③处,即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因气流下沉,降水减少导致农业减产。
14~15.14.A 15.B 由图文材料可知,“垃圾洲”是在北太平洋中低纬环流的作用下形成的。
16.BD 南非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将企鹅向北带到赤道附近,再顺南赤道暖流到达巴西东北部。
17.巴西暖流和西风漂流21世纪教育网
拓展探究
18~19.18.B 19.C 第18题,根据图右侧的盛行风可知,它们分别表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和东北信风,因此该洋流系统位于北半球;在东北信风的吹拂下,b处形成了北赤道暖流;d洋流是由中纬西风吹拂形成的,它与b都属风海流;c从性质上看属寒流,它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第19题,根据上题可知,a是北半球中低纬度向北流的暖流,因此可用C图表示。
20.答案:(1)航行途中一直逆风逆水。
(2)如下图:
(3)航线:顺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到达赤道海域,夏季经南赤道暖流、索马里寒流、北印度洋洋流到达波斯湾(冬季越过赤道利用北印度洋洋流到达波斯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①减少南极地区冰川,使全球气候加速变暖;②航运途中冰山消融,水温尤其是热带海域水温下降,蒸发量减少,使降水减少;③热带地区气温下降,三圈环流减弱,影响全球气候。
解析:第(1)题,科钦到青岛赛程是在北半球冬半年完成的,在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的影响,船队逆风逆流;到了太平洋海区,受西北季风的影响,仍是逆风逆流。第(2)题,图中区域位于北半球,故自北向南,等温线的数值增大;且该海域有寒流经过,使得等温线向低纬弯曲。第(3)题,从遥远的南极运冰川,应借助洋流以减少运费,大致可沿着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等,最终运至沙特阿拉伯。南极冰川的减少,对全球的气候会产生重要影响。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