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测试题2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测试题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1-05 21: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区域就是指东北三省( )
B.东北区域跨三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带
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林区
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
2、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平原地区是黑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全国最高
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
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D.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
3、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
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
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D.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5、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 )
A.三江平原 B.江汉平原 C.太湖平原 D.松嫩平原
6、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粮食作物都是小麦、玉米
B.二者都是商品农业,商品率都很高
C.二者都实施或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劳动生产率都很高
D.二者农场一般都是国有大型农场
7、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
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
C.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8、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东北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9、东北地区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主要是由于( )
A.气候湿润和半湿润 B.有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C.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 D.耕地集中连片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0~12题。
10、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11、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12、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 地—水库大坝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下图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15、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  )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16、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此时主导产业是(  )
A.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17、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以轻工业为主,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B.应加大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的比例,以此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
C.区内各城市需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D.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已经很成熟,“村中村”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18、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国酸雨中心之一②大气污染日益加剧③“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④由于围湖造田,导致耕地面积增加⑤土壤肥力增高⑥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9、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
A.轻工业不发达 B.电子工业不发达
C.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D.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发达
读下图“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20~25题:
2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1、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
2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23、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24、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2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二、综合题(共3题,50分)
26、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
A____ _ 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同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它们相比,东北地区生产粮食的最大不足是( )
A.人均耕地少 B.土地贫瘠 C.热量不足 D.水源缺乏
(5)东北地区成为全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大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27、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海洋);B、 (河流);C、 (铁路);
D、 (城市);E、 (城市);F、 (城市)。
(2)本区位于广东省的 部,毗邻 地区,与 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进大量的
和 、 以及 ,创办了大批加工制造企业。
(4)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和 。
(5)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点。
28、阅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
?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什么?
?
(3)C区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
?
?
(4)东北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于缓解我国粮食不足有着重要意义。除此而外,还有哪些有效途径可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示意图?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在较高收入的吸引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批农民和来自全国的百万打工大军涌入广东的城镇。在短短20年间,广东的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3倍,城市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
(1)试简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4分)?
(2)解读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走势。(4分)?
?
(3)试简要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露的主要表现。(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C
A
D
D
B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A
C
A
B
C
D
D
21
22
23
24
25
B
A
A
D
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4分)
(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2)辽河 松花江 黑龙江 乌苏里江
(3)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4)C (5)D
27、(12分)
(1)A、南海 B、珠(西)江 C、京九铁路 D、广州 E、珠海 F、深圳
(2)中南 港澳 东南亚
(3)外资 先进的技术设备 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 最新工商科技信息
(4)背靠大陆,面临港澳,便于和其他国家、地区加强联系 本区历史悠久,自古就是通商口岸,华侨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点投资,大力扶植,政策优惠
(5)珠江口两岸,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主要中心,形成城市群
28、(12分)
(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3分)
(2)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改良作物品种等。(3分)
(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3分)
(4)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粮食产量;实行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科技兴农;控制人口增长等。(3分)
29、(12分)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趋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一个小的高峰 ,后又步入一段相对低谷的时期,然后又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预测今后的20年,我国的城市化将会出现高速发展时期 。
(3)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答出一条得1分,答出四条即可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