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能源资源的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新华社消息:中国科考队2004年8月23日结束了为期23天、行程近2000千米的科学探险考察,于27日返回北京,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阅读材料,回答 1-2 题。
1. 亚马孙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是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 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 ⑤陆地面积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2.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 ②滩涂??? ③黄河???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5.长江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河湖淤废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6.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 B.美化林区环境
C.降低植树成本 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8.热雨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是
A.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
B.东南亚、非洲、南美洲
C.亚欧大陆北部、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
D.太平洋诸岛、西印度群岛、马达加斯加岛
9.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 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0.下列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
B.全省6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C.西山煤田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
D.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
11.有关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加工转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
B.为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
C.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电为输煤,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增加
D.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1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13.山西省缺水特别严重的地区是
①晋中地区 ②晋东南地区 ③晋北地区 ④晋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5.关于山西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B.山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山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可就近输煤、输电到京、津地区
D.山西省交通便利,在便捷的铁路网和内河运输网
16.有关山西省能源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煤矿开采都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B.露天煤矿才需要大面积开挖地表,排弃大量土石
C.燃煤发电极易造成大气污染,而洗煤、炼焦对环境污染则很小
D.燃煤发电极易造成水体污染,对大气污染则较小,洗煤、炼焦对对大气污染很大
图1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17-18题。
17.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
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
C.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
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
18.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19-20题。
矿产种类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百分比(%)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
92.17
金属矿产
3.95
非金属矿产
3.88
合计
lOO
19.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能源矿产 B.金属矿产 C.铝土矿 D.非金属矿产
20.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B.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
C.它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D.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
21.下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读表,完成22-23题。
表: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km2
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田
城镇用地
工矿用地
草地
其他
河渠
489
-7
0
235
48
海涂
43
-155
-2027
0
17627
水库坑塘
25657
-33
-211
5694
926
水田
76
-793
-1053
0
0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22.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23.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下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回答23-24题。
24.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A.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 D.白昼长短
25.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26-28题。
26.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27.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28.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0
1
二、综合题
29.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上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 山脉? ? B.??? ?? ?山脉???
C.? ? ?? 平原? D.??? ? 平原??
E.???? ?? 河流 ???F.??? ??? 河流
?
(2)C、D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共同原因是:①??????????;②????????????。
(3)分析C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30. 读山西省(1980~200O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A图显示 投资比重大,体现主导产业的地位,以便充分发挥全国能
源基地的作用。
(2)B图显示在煤和电之间突出 ,其意义在于
。(至少答出两点)
(3)C 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明显向耗能大的 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
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4)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 。
《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能源资源的开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D
B
D
A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B
D
C
B
C
A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B
B
C
A
D
A
D
A
二、综合题(共20分)
29. (1)长白 小兴安岭 三江 松嫩 黑龙江 乌苏里江 ?
(2)①地形平坦,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高
(3)①气温较低,蒸发弱,降水较多,特别是夏秋季降水多,气候湿润;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土质粘重,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下水位高;
④河网密集。
30. (1)能源工业
(2)电力 改善能源工业的结构 变输煤为输电,减轻煤炭外运压力 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增加收益
(3)有色冶金 电力充足,铝土矿丰富
(4)煤—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