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食盐与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了解海水制盐的有关知识。
科学技能:学生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分离出来的物质就是盐。
【教学准备】 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蒸发皿、打火机、一杯饱和的盐水溶液(100毫升)、清水(50毫升)、放大镜、白纸、药匙、食盐盒、毛巾、药匙、食盐、笔。
【教学过程】
一、加水使杯底的盐溶解了
1.教师出示一杯已饱和的盐水。 师导:这是一杯上节课我做个实验后的盐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别吗?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看谁想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2.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师生交流采用加水的方法。
4.学生上台演示。
二、盐水蒸发后留下了白色物质。
1.师导:(出示已溶解的盐水)水是会蒸发的,如果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完了,原来溶解在水里的盐会怎样呢?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 2.师导:同学们的猜想很不错,但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你有办法证明盐是不是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4.师用玻璃棒沾一点浓盐水涂在手指上,轻轻吹气,加快水的蒸发。观察手指上盐水的变化。
5.采用加热的方法。 师导:对,给盐水加热加快它的蒸发,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老师准备了一套加热的材料。(师介绍材料)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给盐水加热吗?你准备怎么做?
6.师导: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么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老师将一一介绍这些物品。 (提示:加热后勿碰;盐水未完全干,熄灭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
7.酒精灯的使用:( 师示范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的相关操作;学生上台演示)
8.老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请学生上台边操作边讲解实验现象。
三、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是盐吗
1.师导:这位同学差不多完成了实验,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盐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蒸发皿上留下了白色的盐)
2.师导:你怎么能确定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一定是盐?或许盐水加热后变成了另一种白色的物质呢?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它就是盐呢?(比较)
3.师导:对!拿它和生活中的盐比较一下!为了方便研究,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盐、放大镜。同学们可以用药匙把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取到白纸上,和盐比较一下是否相同。请各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师导:从外部特征看,白色物质和盐很相像,那它是否具有盐能溶解于水的性质呢?同学们想试一试吗?
5.师导:请同学们把白纸上的白色物质放入烧杯中搅拌几下,看它是否溶解了?
6.结论:白色颗粒外观和盐一样,又能溶于水,它肯定就是盐了。现在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也可以从水中分离。)
四、海水是怎样变成盐的
1.师导:刚才我们通过加热从盐水中提取出了盐。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播放海水变成盐的幻灯片)
2.师导:对呀,说起海水中的盐,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惊人的数字,你们想听吗?如果把海水中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将达3700亿亿吨。这是多少盐啊!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没,只剩下几幢特别高的摩天大楼露在外面,因为盐的厚度将达到150米。
五、了解更多溶液的分离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如果遇到了其他溶液你能分离吗?课外自制一杯糖溶液或味精溶液,并能用加热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
六、板书设计
分离食盐与水
蒸发
食盐和水是一个可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