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不同的声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不同的声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15 21:0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王国》中最后一课。这节课是在前三节基础上安排的。学生了解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知道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以及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本课是继续引领学生对声音有更完整的认识。即:?
1、让学生感受到声音有音色、音量、音调的区别。?
2、能用实验证明声音强弱,音调高低具体和什么因素有关。?
为此,本节课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身边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活动一:欣赏不同的声音,感受声音有所的不同。?
活动二:感受音量大小,探究音量大小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活动三:感受音调高低,并探究出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高音和低音。?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并认识声音有音色、音量、音调的区别;?
2、能够大胆猜想,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制定出相应的实验计划,去按计划进行实验,经历“假设—实验—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3、在探究活动中愿意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同伴交流,尝试科学探究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声音有大小和高低。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区分音调的高低。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竖笛、直尺?
教师准备:铝板琴、橡皮筋、双响筒、鼓、电子琴、吉他、水、水杯。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揭示课题
1.蒙眼,猜人游戏。怎么猜得那么准?(初步感知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音色、音量大小,音调高低等不同)
2.伴着乐曲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不同的声音”板书。
二、研究音量:
(一)感受、讲解:
1.用不同的音量播放同一种乐曲,认真倾听,比较前后声音有什么不同。
依据学生回答讲解:声音大(强)我们就说音量大,声音小(弱)我们就说音量小,声音的大小(强弱)就叫做音量。(板书)
(二)学生实践:
2.用不同的音量读课题,说感受。
3.怎样敲小鼓音量大?怎样敲小鼓音量小?
先猜一猜,再试一试,边敲边观察小鼓上纸团的运动变化。(初步体会音量大,小鼓的振动幅度大,音量小,小鼓的振动幅度小)
说说自己的发现。
4.小结:小鼓的音量大小和什么有关?(用力大小)
5.现在不用力,把同样材质,同样质量的小棒从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下,你发现音量有什么不同?换做把不同重量的小棒,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呢?
(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用不同材质的做扩展实验,注意控制变量)
三.研究音调:
(一)感受、讲解:
1.教师用相同的音量,用不同的音调弹同一乐曲,让学生比较声音有什么不同?
依据学生回答讲解: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板书)
2.再弹奏让学生感受音调高低的特征。(音调高尖细,音调低粗沉。)
(二)学生实践:
3.先观察、比较水杯中水量的多少,再用小棒用同样的力轻轻的敲,认真倾听,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弹奏自制的水琴(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水量多少和音调的关系,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
5.敲击小琴发现铁片长短与音调的关系。
6.学生轻轻拨动直尺,听音调,说音调的高低和小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
7.观察双响筒两头的深浅,先猜哪头音调高,哪头音调低,再操作验证。
8. 吹竖笛体会音量的高低。
粗细、材质相同:长 音调低 短 音调高
9.你能用橡皮筋改变音调的高低吗?(下组合作,实验注意安全,尽量用手势交流,认真听)
A.用同一材质,同一长度但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比一比音调高低.
B.用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的使音调变高?
小结: 细 紧 音调高
粗 松 音调低
10.观察吉他琴弦的粗细,教师用不同的音调弹奏。(再次体会音调高低和什么相关,以及如何改变音调高低,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兴趣)
四.寻找生活中音调的变化。
1.自己寻找
2.看给水壶灌水的视频发现。
3.动手实验(小组合作给水杯灌凉水)
五.总结:收获,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