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排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同一特征进行排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按两个或多个特征同时给物体排序。
【教学重点】
知道排序的含义,弄清为什么要排序。
【教学难点】
通过自己或合作小组设计的各种排序活动,了解对物体排序所依据的单一特征或多种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俄罗斯工艺娃娃、活动记录表、三种塑料膜等
游戏导入,感知概念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朋友!瞧!它是谁?(出示俄罗斯工艺娃娃)
2、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个漂亮的俄罗斯工艺娃娃!我还能让它变呢!(师依次“分解”娃娃,随意乱放在讲桌上)。
3、一下子变出了五位新朋友,它们也想和大家一同学习,欢迎吗?
4、那么谁先来给它们排排座?(指名一生上台排列)
5、你是怎样排列这些娃娃的?(生回答后,师随机在黑板左下角板书高矮)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再叫两名学生上台排列,师继续随机板书大小、轻重)
6、我们刚才所说到的(点击课件)“大小、高矮、轻重”等也可以说是物体的……
7、课件出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大小、高矮、轻重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
8、揭题:今天我们就一同去探索生活中的排序问题。(板书课题:排序)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工艺品导入,让学生按照自定标准,根据娃娃的高矮、胖瘦等尝试给工艺品排队,从中初步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排序”活动,对比鲜明,体验强烈。
联系生活,丰富概念
1、谈话 :排序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在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也是也常常要排序,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出示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速度记录表
2、学生汇报交流,重点要求学生说出排列后的意义或作用。
3、出示资料:3、出示三个不同项目的成绩记录单,请学生进行排序。
成 绩 记 录 表
姓名
项目
成绩
名次
杨成园
掷实心球
7米
?
李 天
跳高
90厘米
?
李天炎
50米短跑
9秒09
?
4、组织讨论:为什么不能排?
5、小结:在对某一种事物排序时,必须按同一特征来进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熟悉的运动会的成绩进行排序,既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又期望学生能从中明确排序时必须以同一特征为基础。)
请学生给三个小动物排队。
让学生明确排序必须按照同一特征。
4、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生活中都有什么地方用到排序呢?
(询问六、七名同学,简单回答。)学生口头说一说生活中的排序现象。如:排座、学号、车牌号等、班级号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数量、体育比赛的成绩、各种竞赛的名次等等,都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排序。
5、小结:看来,我们身边的排序活动还真不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江苏的三座现代化大桥的排序,让学生明白排序不但可以看出桥的长短、建造先后,还让学生明白科技发展越进步,桥可以造得更长。小动物的运动成绩不能排序,让学生强化排序的标准必须同一。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排序活动,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喜欢和熟悉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活动体验,巩固概念
活动二:给声音传播速度排序。
1、谈话 :排序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在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也是也常常要排序,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出示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速度记录表
谈话:其实,在科学研究中,也经常排序,排序是一种常见的整理资料的方法。这里有一组科学家收集的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请小组把排序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1、谁能说说你排序的结果?
2、你是根据什么排呢?(指名说)
3、没错!这就是按声音传播速度的快慢来排序的。
4、大家从排序的结果中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发现固体——液体——气体,声音传播速度变慢)
比如:出示铅笔图,它们的也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你们猜一猜他们是按什么排列的?
几B的?
你们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吗?
H
B
小结:通过排序,我们更容易发现数据排序中隐含的规律,排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但是不同的需求排序可能不同,同学们请看,你们能不能按照其他特征进行排序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我们来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最科学最快?
哪个小组想来说说你们是按什么标准排序的?
生回报
总结:同样的事物按照不同的特征排序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看问题也要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活动一:出示钟楼、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的图片文字信息,请学生给四处名胜古迹排序。(钟楼,1384,34米,鼓楼1380年,36米。大,652年,64.5米。小,707年,43.4米。
)
㈢、活动三:测试塑料薄膜性能并进行排序。
分组探究排序的多样性。
塑料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应用不同的塑料,下面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种常见的塑料,它们分别是:食品保鲜袋、普通塑料袋和衣物塑料袋。为了公平起见,有必要将这三种塑料薄膜剪成同样的大小和形状,下面请同学们先研究它们的不同特征,再进行排序。
2、出示活动要求:
请各小组对材料进行排序。注意:尽量使用不同的方法!
同时,每个小组还要完成“活动记录表”,对排序活动进行简单记录。
3、弄清要求了吗?开始行动!
(学生活动开始,师巡回指导)
4、一段时间后,哪个小组想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生上来汇报)
5、请大家观察一下,这次的排序标准和上次一样吗?
对!也就是多种标准、多种特征。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可以同时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给物体排序。
6、这样整理信息后,你能发现一些什么呢?
7、小结:
按照不同的标准排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可能发现不同的规律或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排序活动,使学生亲历排序、寻找规律的过程,从而体悟到排序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使混乱的数据一目了然,便于交流,便于查询等,从而加深感悟排序的重要性,也为学生以后的科学探究打下方法基础。
四、游戏拓展,实践排序
1、给小组同学排序。大家对排序活动掌握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各小组的同学,给你们小组的四个同学设计一种排序活动。先轻轻讨论,然后排序,一会请各小组上来展示,请其他小组的同学猜,看哪一组的排序与众不同,不但大家不容易猜,还有实际的意义。
2、交流。现在请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按小组别上台汇报,请组长让大家猜,只到大家猜对为止,不超过7次提问。师随机将学生的标准板书)
3、大家设计的排序活动真是五花八门,有按年龄大小排序的,有按身高排序的……仅仅这些标准吗?师:我们给它添上省略号吧。(师在大括号下添加省略号)
4、刚才我们在排序时,是按几个标准进行的?
也就是说,按事物的单一特征排
5、小结:
看来,在对某种事物排序时,必须按统一的标准来进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定标准给同学自主地进行排序活动,进一步巩固排序概念,增强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全课小结,总结延伸。
1、请学生谈收获。
2、马上要下课了,我们就要离开实验室了,想一想我们全班同学按什么顺序走出实验室最方便、最有序?
3、讨论交流。
4、按顺序离开实验室。
【设计意图】最后的活动,让学生在按照最方便的顺序走出实验室的排序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实践,不仅提升了科学技能,而且体会到了科学的真实,让学习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