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材分析:教材第一部分的顺序是:先给学生洋流的概念以及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接着说明洋流的主要成因与盛行风有关。并结合风带与洋流模式图总结和归纳了洋流的分布规律。最后,给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冬季分布图,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教材第二部分阐述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四个方面的影响。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欲望,提供材料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再探究其主要驱动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 ①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课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①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②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③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④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
②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
③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合作探究法
④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时应用和反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②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③理解海水要素和运动过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④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学情分析: 初中地理中对这部分的知识没有涉及,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的系统。但是学生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了解有洋流这一地理现象的存在。针对这一事实,应该在设计时让学生反复充分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来熟悉洋流的名称;并最终反复运用图3.5分析洋流影响地理环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学习方法:通过合作和交流,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引用一个小故事:
很多年以前日本的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很多带有颜色的漂流瓶放在日本以东的海域。经过了五十多天后,这些漂流瓶竟然在美国的西海岸被发现了。 情景激疑 设置故事情节, 激发学生兴趣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带有颜色的漂流瓶到达了美国的西海岸呢? 这时学生能回答出漂流瓶是随着海水的运动到达美国的西海岸的。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教师总结]这个有趣的实验,说明了世界大洋是一个连续运动的整体。 学生对比自己的答案,对大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不要害怕失败
[板书]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61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要从教材对洋流定义的描述中总结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总结 对于简单概念,指导学生自己掌握
引用“墨西哥湾暖流的径流量可达世界陆地总径流量的20多倍”这个例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看书的同时,书写板书)(多媒体展示概念中的要害词语是“常年”、“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 学生总结完关键词语后,教师展示出自己总结的要害词语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 指导学生理解分析概念
讲解洋流的分类,指出按温度性质将洋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 指导学生理解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 通过多媒体展示练习,加强巩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
[教师指导]分析洋流的成因:复习三圈环流中风带的分布于洋流模式图 学生通过对比,明确风向是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洋流的其他成因:除了风向是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外,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海路轮廓的影响。同时得出洋流的另外一种分类方式: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学生分组讨论,与老师的结论进行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
[教师指导]要特别明确密度流的典型分布区域:直布罗陀海峡东西两侧的密度流流向以及分析原因。[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 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再举例分析理解密度流的成因,比如分析曼德海峡两侧的红海和亚丁湾附近水域的密度流,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密度流等等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学会总结分析相同问题的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洋流的成因,从而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做好知识的铺垫
[课件展示]太平洋系统洋流模式flash动画,并结合教材第62页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总结分布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 教会学生巧记规律的方法
[课件展示问题]观察太平洋洋流系统,在大陆东岸低纬和高纬洋流性质有什么不同,西岸呢? 学生总结回答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问题的解决,进一步讲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重点学会太平洋系统洋流分布以及北印度洋的洋流季节变化 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答案,修改自己的错误。教师指导学生对照教材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思考课本62页的三个思考题 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海区洋流运动的特点(可以同纬度不同海区,或不同纬度同海区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其共同特征和差异,并落实到分布图,逐步得出规律,进而绘制出相应模式图;最后引导学生运用风向、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来对洋流模式图进行印证。 教师指导学生记住大洋两岸洋流性质的区别 通过老师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很多人不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走了一次弯路。他第一次是从欧洲出发从北部航行到美国的,这次航行用了37天的时间;第二次从欧洲出发从南部航行到达美国的,这次航行仅用了20天的时间。 设置疑问,让学生积极思考 设置情境,方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在学生处于“愤”、“徘”之间时,引导学生说出海水运动对航行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两次航行相差17天的时间?也可以使用这样的语言:那么这种海水的运动方向如何?它又有何规律性呢?我们将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设计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能充分吸引学生学习本节的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板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指导]看教材第63页的图3.6北大西洋暖流的气候效应图。让学生在左图上找到“卑尔根”这个地方,说出它的地理纬度,然后让学生看右图,自己分析横、纵坐标的含义。找到一月份卑尔根的平均气温值。并且对比一下我国北方城市哈尔滨的气温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哈尔滨大致的地理纬度是45°N,但它的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0度 通过学生分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卑尔根的纬度高于哈尔滨,而它的一月份平均气温远远高于哈尔滨呢?引导学生找到在卑尔根这个地区有大西洋暖流的经过,并让学生总结出大西洋暖流对卑尔根这个地区有增温的作用。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对比两个城市,体会暖流的增温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卑尔根的降水量远远高于哈尔滨呢?引导学生总结出北大西洋暖流对卑尔根起到增湿的作用 学生找到卑尔根一月份的降水量,是150 mm左右,而哈尔滨的一月份降水量是30 mm左右。 学会对比手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多媒体展示]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然后让学生总结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并留给学生课下思考的问题:秘鲁寒流是怎样影响着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的。 指导学生总结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 通过实际例子的对比,总结出规律。
[指导学生分析]我国舟山渔场的形成原因以及世界著名渔场的成因?用物理学上的力是相互作用的原理,解释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将上、下做垂直运动。进一步解释,海水在扰动后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两种洋流的汇合处易形成大的渔场。 学生通过教室讲解深刻领会寒暖流处渔场形成的原理 掌握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技巧。
[多媒体展示]纽芬兰渔场大概分布在哪些地区,让学生对照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找到经过纽芬兰渔场的寒、暖流各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北海道渔场大概分布的地区,让学生对照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找到经过北海道渔场的寒、暖流各是什么? 学生通过读图讨论,总结出具体洋流对世界著名渔场的影响 深刻体会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
[教师指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再读课本62页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明确洋流的流向。同时举出泰坦尼克号失事的原因就是撞在了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的南下冰山上。 让学生体会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顺水航行速度加快,逆流则速度减慢。同时,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在海上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 通过老师指导,解决本节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设置疑问]假设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原油泄漏,那么在美国以西海域是否被污染,从而解释,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物范围扩大。 学生通过实例,分组讨论问题,得出答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明确洋流对污染物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应该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师总结]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难点,尤其是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自己完成本节的知识架构。使知识自成一体 强调重难点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板书设计]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 洋流的概念 暖流、寒流(注意两者的区别)
2、 洋流的分类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3、 洋流的成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
4、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洋流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2、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1) 暖流增温增湿
(2) 寒流降温减湿
3、 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
4、 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5、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