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作为生物的社会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作为生物的社会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7 11: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作者简介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出版《细胞生命的礼赞》,获该年度美国图书奖。这本书从医学家、生物学家的角度阐述了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深邃,信息庞杂新奇,文笔生动、幽默,是当代科学小品文中的大家手笔。刘易斯·托马斯
鳟鱼
木屑
迄今
蜂窠
毗邻
阈值
梗节 积累重点词语(zūn)
(xiè)
(qì)
(kē)
(pí)
(yù)
(gěng) 拱券
苜蓿
海滨
蚁冢
筹划
毛茸茸
蹩脚
(xuàn) (mù xū)
(bīn)
(zhǒng)
(chóu)
(róng)
(bíe)思考:由“社会”含义可知,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人群,而非独立的个体,人类是有社会性的,那么,生物也有社会性吗 ?作者在文中主要描述了哪几种生物?哪种生物描写得最详细?蚂蚁、白蚁、蜜蜂、黏菌细胞、鲱鱼和飞鸟合作探究筛选、整合信息,把握作者主要观点 概要回答思考: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小生物的那些行为现象,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蚂蚁白蚁群体变大时,智慧出现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也随之增强蚂蚁的行为特点与人类的社会性特点很相似,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群体的蚂蚁像人一样,也是具有社会性的。小动物的行为现象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生物社会中,个体仅是动物而已,而群体则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社会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探究本文的写作目的 从生物的角度延伸到人的身上,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动物尚且如此,人更需要联合,更需要团结。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想说明群居生物的行为比人类更高明吗?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文章结构人类社会生物世界相似团结一致、相互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人类应该降低格调、团结起来、相互交流、克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文章小结本文是一篇讲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 感 谢 您 的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