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章节测试卷必修一(含答案):第4单元综合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章节测试卷必修一(含答案):第4单元综合检测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2-23 17: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
①煤和天然气 ②果树和家畜 ③太阳能和风能 ④核燃料和地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有 ( )
①陡坡修梯田 ②发展水稻种植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④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生产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3.防洪的非工程措施有 ( )
A.修建水库 B.整治河道
C.修建分洪区 D.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4.有关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B.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C.冬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干旱是造成我国农田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5.对台风和暴雨洪涝的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
A.气象雷达 B.专用飞机
C.气象卫星 D.人工监测
6.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发生在 ( )
A.冬季和秋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末和冬季 D.秋季和春季
7.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陆地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B.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C.陆地自然资源的潜力是有限的
D.一个地域内的各种资源之间没有联系
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自然资源是( )
A.草场、森林 B.石油、天然气
C.农作物、草原 D.煤炭、地热
9.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资源均属于可再生资源
B.各种自然资源彼此间是相互孤立的
C.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D.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10.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按形态分为活火山、休眠火山
B.分布在板块内部
C.环太平洋带是火山的主要分布地带
D.五大连池是死火山
11.下列特征和规律不属于自然资源特点的是( )
A.其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其数量是有限的,生产潜力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
D.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12.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 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部分矿产资源枯竭等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③作为可以不断循环的水资源,永远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④对于不可更新资源,今后应加以保护,争取少利用或不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往往是关联的
B.地质灾害的诱因来自于地球内部
C.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害诱发其他灾害
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
14.下列灾害,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
①地震、火山爆发 ②台风、暴雨 ③滑坡、泥石流 ④狂风、泥石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5.在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中,如果滥伐森林,或把森林落叶取走,就造成森林退化等破坏生态平衡的一系列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
A.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B.森林资源的分布其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
C.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D.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
16.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
①全球地表径流增多 ②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 ③海水温度增高,海水膨胀所致 ④极冰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近十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左右),这种状况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A.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升高
B.大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
C.野生动物分布区发生明显改变
D.山地雪线下降,河流水位猛涨
18.在亚欧大陆上发生低温水灾、旱灾等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 )
A.青藏高原地区 B.中亚内陆地区
C.西亚沙漠地区 D.东亚季风地区
19.下列现象中可能导致人类活动中经济结构变化的是 ( )
A.气象灾害 B.酸雨危害
C.臭氧空洞 D.全球变暖
2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二氧化碳溢出
21.全球第一个受海平面上升而导致丧失家园、举国搬迁的国家是 ( )
A.瑙鲁 B.南斯拉夫
C.图瓦卢 D.西萨摩亚
22.海平面上升,对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影响较大的是 ( )
A.北京、青岛、澳门、高雄
B.天津、上海、广州、南京
C.重庆、上海、北京、天津
D.青岛、大连、烟台、福州
23.《京都议定书》限制排放的保温气体主要有( )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氟烃
B.二氧化碳、臭氧、氯氟烃
C.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氟烃、甲烷
D.二氧化碳、水汽、氯氟烃、甲烷
24.2000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 ( )
A.寒潮 B.干旱
C.雷暴 D.洪涝
25.北半球冻土主要分布北纬48°以北地区,青藏高原有大面积冻土分布是因为 ( )
A.纬度较高,气温低
B.海拔高,空气稀薄,温差大
C.海拔高,导致气温较低
D.属于经度地带性现象
二、综合题
26.读“世界火山、地震及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图”,回答:
(1)地震的分布从世界范围看,主要集中在两大地带:我国台湾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土耳其位于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
(2)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从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且分布广泛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近些年来,滑坡和泥石流在我国有日益严重的趋势,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4)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与地震带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主要是因为 ( )
A.我国断裂山体众多,岩浆活动频繁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C.岩石风化严重,加上降水集中,促使泥石流的发生
D.处在人口稠密与稀薄的过渡带上
2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气象灾害名称:甲为______;乙为______。
(2)丙为我国______能丰富区,丁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值<5.6的______区。
解决了地区该环境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______化物和______化物的排放。
(3)丙、丁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二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 )
A.降水量悬殊较大
B.工矿、人口分布调稀明显
C.热量条件差异大
D.地质灾害频率大小不同
(4)为什么乙在我国登陆比较频繁?主要在哪些省、区登陆?造成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减轻此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28.下图表示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下列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人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
( )生存条件恶化
(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 )土地生产下降
( )人均资源减少
( )当前的生存需要考虑长远的环境保护
(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 )人均收人减少
(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29.下图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在图4中,地区Ⅰ与地区Ⅲ共有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多项选择);在地区Ⅱ内______、______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______,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______,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30.读火山构造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火山构造:A______,B______,C______。
(2)火山喷发是指地下深处的______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火山喷发形成____岩。
(3)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为______火山、______火山和______火山三大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C 6.D 7.B 8.A 9.C 10.C 11.D 12.A 13.C 14.B 15.C 16.D 17.A 18.D 19.D 20.A 21.C 22.B 23.B 24.B 25.C
二、综合题
26.(1)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2)我国处在两大地震带交界地带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国土面积的2/3 人口众多,山区植被严重破坏,在山区进行的工程项目日趋增多 (4)BC
27.(1)寒潮 台风 (2)太阳能 酸雨 硫氧 氮氧 (3)A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处在西北太平洋沿岸,此处正是台风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 广东、福建、台湾、河南 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利用气象卫星,发布台风预报
28.依次为:i或j a或b e或f j或i c或d g或h h或a d或c h或g f或e
29.(1)A C ABCF C D E (2)DE CF AB (3)①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 ②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坝等 ③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等)
30.(1)火山口 火山锥 火山通道 (2)岩浆 玄武岩 (3)活 死 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