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3-05 14: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编制人:鞠玉明、李康 审核人:杨丽红 审批人:
【使用说明】
1.先结合自主学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记忆相关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内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3.五分钟完成【当堂检测】题目。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
2.熟练掌握河流流量过程线判读方法。
3.熟练掌握水循环的特点、环节和意义。
[导学提纲]
知识体系:
一.自主学习
内容及要求:
自主学习课本P54—56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下列相关问题,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10分钟)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明确水的三态分布特点、水圈的组成。(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并记住)
2.明确陆地上水体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并记住)
思考:陆地上的水体都是淡水吗?
3.河流的补给形式及特点:(结合课本P54图3.2和下表理解记忆)
(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例如:济南附近的小清河,尽管上游靠地下水补给,但其最重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因此其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
(2)东北地区的河流,具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但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雨水补给,所以洪峰期出现在降水量最大的夏季。
补给类型 径流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地区 补给特点
大气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夏秋汛期,冬春枯水期。 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世界绝大部分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 水量变化大
季节性积雪融水 春季积雪融水常形成春汛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我国东北山区 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相对缓和
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汛期,冬季冰封,小河断流 冰川的消融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补给在夏季,水量较稳定
湖泊水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 依湖泊蓄水量决定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 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地下水 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水互补 依地下水水位高低而定 分布普遍,如小清河是泉水补给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明确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原因、环节。(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并记住)
2.用示意图描述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洋内循环的过程(标明各环节)。(结合课本P55图3.3)
3.水循环的意义。(课本P56勾画并记住)
二.合作探究 (15分钟)
(一)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流量过程线的判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河流流量过程线的判读:
(一)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二)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1.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2.丰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相反。
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4.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6.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气候区的河流。
思考:1.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河流流量过程线,请一一对应。并描述河流补给特点。
A B
C D
2.试画图分别表示地中海气候区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流量过程线,比较其差异。
三.当堂检测(5分钟)
A组:(必做题)
1.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河水与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
A. 两岸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 两岸潜水经常得到河水补给
C. 两岸潜水与河水互补 D. 两岸潜水与河水均不补给
图1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2~3题。
2.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3.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4.右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 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和 资源。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 环节。人类可以通过 、 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B组(选做题):
下图是我国海拔3800米某内陆湖的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4—6题。
1、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风沙影响
C.降水影响         D.气温影响
2、该湖泊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
A.1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B.7月份湖水补给潜水
C.湖水长年补给潜水    D.潜水长年补给湖水
3、某旅游公司拟在该地办一个湖滨浴场,其最佳位置是(从 湖底地形考虑)( )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堂检测(5分钟)
A组:(必做题)
1.B 2.C 3.B
4.(1)海陆间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
(2)水 水能
B组(选做题):
1.D 2.B 3.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