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案】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3-05 14: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编制人:杨丽红 赵延涛 审核人:鞠玉明 审批人:
【使用说明】
1.先结合自主学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记忆相关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内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3.五分钟完成【当堂检测】题目。
[学习目标]
1. 明确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
2. 举例说出地域分异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
[导学提纲]
一.自主学习(10分钟)
结合学案自主预习课本P91--94的相关内容,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不同空间尺度体现
规模(空间尺度) 分异规律
大 全球性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
小 区域性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在课本上划出自然带的定义)
(三)三种地域分异规律的比较
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形成基础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 热量 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更替(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低纬度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海陆分布 水分 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更替(东西更替,南北延伸) 中纬度地区
垂直地域分异 海拔高度 水热状况 从山麓向山顶方向更替(垂直更替,水平延伸) 海拔较高地区
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1)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
(4)影响雪线的因素,从本质上讲是蒸发融化与降雪积雪的对比关系,具体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拓展:非地带性现象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二.合作探究 (10分钟)
(一)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思考,讨论、展示以下问题。
1 结合课本P91图5.6,分析非洲的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点?影响因素及形成基础是什么?
2 结合课本P93活动材料,讨论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该造林还是种草?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讨论所在城市绿化应以树为主还是以草为主?提出合理化建议
3 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亚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4 结合图5.11,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的差异(自然带的复杂程度,雪线高低),完成课本P93活动题,
当堂检测(5分钟) 必做题
1 亚欧大陆东岸35°N~50°N之间和西岸40°N~60°N之间的自然带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 在我国大陆东部,坐汽车从北向南,看到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分异现象
3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
A.纬度地带性 B.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下
4 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 m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
选做题 A
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解答。
(1)写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
名称:B是________带,E是_________带。
(2)图中自然带由A.→B→C的依次
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 _
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______
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3)图中自然带由E→A.→D的依次
更替体现了自然带呈现_______________ ___
分异规律,这最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_______条
件变化所引起的。
(4)图中渔场F位于海洋拉布拉多寒流与___________
(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选做题 B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回答1~3题
1. 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 若该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A 1000米 B 2000米 C 3000米 D 4000米
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
A 信风影响 B 季风影响 C 西风影响 D 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当堂检测(5分钟) 必做题
1.B 2.A 3.B 4.B
选做题 B
1.C 2.B 3.C
学 案 装 订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