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8 10:1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结合生活经验尝试着描述社会行为中群体内的信息交流。
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1、概念:
2、动物行为的分类: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的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根据行为获得途径: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从行为功能上分:觅食行为
领域行为
攻击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节律行为
社会(群)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
2.学习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例如:灰喜鹊喂养小杜鹃、蜜蜂采蜜、鸟育雏、蜻蜓交尾。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有些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举例:蚯蚓的学习行为、山雀偷喝牛奶、猩猩取香蕉。
使动物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母鸡孵卵美国红雀喂金鱼小羊吮奶黑猩猩摘香蕉先天性行为
繁殖行为先天性行为
繁殖行为学习行为
觅食行为先天性行为
繁殖行为先天性行为觅食行为学习行为
觅食行为幼猩猩钓取白蚁学习行为
觅食行为学习行为
觅食行为尝试与错误尝试与错误学习行为
觅食行为先天性行为
防御行为学习行为
繁殖行为菜青虫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先天性行为
觅食行为称职的“狗妈妈”先天性行为
繁殖行为飞鸽传书学习行为
觅食行为学习行为
觅食行为P95
1、母鸡抱窝、红雀喂金鱼、小羊吮吸乳汁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黑猩猩借助木箱摘香蕉、蚯蚓走迷宫、黑猩猩借助树枝取食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2、能使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联系】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通过学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由动物的遗传因素决定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学习获得,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学习能力越强,行为也越复杂,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越高等1、(2019威海)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育雏时,它们会用自己独特细长的喙将花蜜喂到雏鸟的食管内。下列对蜂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属先天性行为? ②属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 ④由遗传因素决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蚂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该行为是( )
A.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B.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取食行为和社群行为D.学习行为CB3、 (2019泰安)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B. 躯体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
C.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D.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
4、“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晴蜓款款飞”.描述了蜻蜓的哪种行为(  )
A.防御行为B.觅食行为C.繁殖行为D.节律行为DC5、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6、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绘的是燕子的( )
A.社会行为B.防御行为C.繁殖行为D.觅食行为
7、“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
A.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DCC2、下图为训练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实验。进行实验时,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暗室里有食物。在实验过程中,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就会受到电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蚯蚓能够学会选择爬向有食物的另一臂。据此作答:(1)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2)无论动物等级高低,都会有______行为,动物越低等,行为方式越________,这种能力就越______,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______。
(3)蚯蚓受到电击会逃避属于________行为。学习学习弱简单多先天性(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盖喝到牛奶,这属于______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__________决定的行为.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______行为.
(4)动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3、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先天性学习学习声音 形体姿态 动作 气味 遗传物质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的概念
2、社会行为的特征
3、社会行为的信息交流具有明显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哺乳动物内部还存在明显等级①方式:
②意义:声音、形体姿态、动作及气味等有利于取食避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使动物更加适应复杂的环境。营群居生活的动物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这样的行为成为社会行为【群体中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声音】超声波例如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发出的像乐曲一般清脆动听的声音来表现它们的种种“感情。担任哨兵的白蚁能从很远的地方,就发出敌情“报告”,用自己的头叩击洞壁,通知巢中的蚁群立即撤退【群体中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形体姿态】【群体中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动作】动物还会运用各种不同的行为来表达它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黑猩猩相互触摸手掌以示友好;大象利用与对方摩擦鼻子的方式来彼此打招呼,小象希望引起母亲的注意时,会将鼻子向上竖起。群体中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相互关系非常密切,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形体姿态、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都是动物的“语言”。例如蜜蜂的信息传递。 动物的通讯方式------动作【群体中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气味】有些动物常常以腺体、尿液等特殊的气味(信息素)来达到引诱异性、追踪目标、鉴别敌友、发出警报、标明地点、集合或分散群体等目的。 洄游行为a、大雁南飞
b、形成雁阵先天性行为
节律行为社会行为
学习行为
节律行为迁徙行为从个体角度和群体角度看:防御行为
社会行为蜜蜂群攻击偷食蜂蜜者:防御行为
社会行为从个体角度和群体角度看:麝香牛围成一圈保护幼崽刚孵化的动物有印随学习,如刚孵化的小天鹅总是紧跟它所看到的第一个大的行动目标行走,如果没有母天鹅,就会跟着人或其他行动目标走。觅食行为、学习行为、社群行为【群集现象】群集是动物个体独立的受到某一特定的环境因素,如食物、水源等吸引而形成的群体。例如:
潮虫只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生活,它们总是聚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蝗虫因为食物聚集
麻雀因为食物或安全聚集1、(2016?厦门)蚁群中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分工协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贮食行为 D.社会行为
2、(2018潍坊)海龟每年按时从上千公里外的海域游到特定的岛屿,在夜间爬上沙滩完成产卵活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雌海龟产卵后用沙子遮盖是一种后天性行为
B.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构成的运动系统是海龟运动的结构基础
C.海龟用肺呼吸、心脏四室,为生命活动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D.海龟体温恒定、陆地产卵,生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DB3、[2013·潍坊]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
A.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B.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C.成群的雄孔雀见到雌孔雀后开屏炫耀
D.悬挂在洞顶的数百只蝙蝠,有着各自固定的位置
4、[2014·潍坊]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
A.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
B.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
C.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
D.一只旱獭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CD5、[2016·潍坊]动物的行为是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对于动物适应生存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
A.水螅捕食水蚤
B.草履虫对盐水、葡萄糖溶液的不同反应
C.蚯蚓会爬离强烈的阳光
D.被臭鼬用臭气喷射过的掠食者,再见到臭鼬后避开
6、[2017·潍坊]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只蜜蜂在同一朵花上争采花蜜的行为属社会行为
B.乌鸦将核桃扔在斑马线上让车碾碎的行为属学习行为
C.大山雀偶然打开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属先天性行为
D.哺乳动物的吮吸反射属先天性行为DA7、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能够填在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A. 生来就有 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 有利于适应环境 D. 与遗传因素无关
8、当蚂蚁发现新食物源或要迁移到崭的巢址时,都要通知同伴(如图所示)。蚂蚁的这种通讯依靠的是( )
A.声音 B.动作 C.气味 D.激素CB9、有一种萤火虫很奇怪,它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吸引那种萤火虫的雄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 )
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C.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D.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
10、(2019日照)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索,以控制蛾蝶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直接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
A.信息交流 B.交配 C.运动 D.摄食CA11、分析下列实验探究,确定动物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行为:
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回答问题:(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属于________行为,是由体内________决定的。
(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行为,是受________的影响,通过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哺乳动物的能力________。
(4)春天百花争艳,引来勤劳的蜜蜂在花间忙碌,蜜蜂群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________;蜜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蜜蜂具有________行为。
(6)蟾蜍和青蛙都能消灭大量的农业害虫,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经济有效的________技术,其短期效果虽不如化学农药,你知道它具有什么优点吗?先天性遗传物质学习环境生活经验和学习差动作社会生物防治专一性强,控制害虫持久,减少环境污染12、(2014益阳)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请予以完善.
(1)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_________,同时将这些受惊的蚂蚁饲养一段时间.
②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创建三个小岛A、B和C,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①和“桥”②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C岛上放上食物,A岛上______,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同一个蚂蚁洞无食物(2)实验结果及分析:
步骤③:蚂蚁会沿着“桥”①到达C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多数蚂蚁源源不断顺着对换后的“桥”______爬上______岛.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___________.
步骤⑤:喷一些有气味的物质后蚂蚁出现无序运动.
结果分析:
步骤③过程中,先通过的蚂蚁发现食物后在“桥”______上流下了特殊气味.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______进行通讯.气味行走①①A气味蜜蜂的群体生活:
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
蜂王:一个群体中蜂王只有一个,体形细长,负责产卵。
雄蜂:少数,身体粗壮,它一生的职责就是和蜂王交配,至最后死亡。
工蜂:体型较小,负责采花粉,喂养蜂王、雄蜂和幼蜂,筑巢,清理蜂巢,守卫等工作。 P98
1、
2、马戏团的黑熊能表演节目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属于学习行为。
3、(1)山雀偶然打开奶瓶就喝,这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2)其他山雀也用同样的方式偷喝牛奶属于学习行为。动物的节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