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第4章 单元质量评估(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第4章 单元质量评估(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3-17 18: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单元质量评估(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长沙高一检测)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1、2题。
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技术力量雄厚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消费市场广阔 D.生产成本较高
2.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A.商贸中心 B.港口 C.火车站 D.机场
【解析】1选C,2选B。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中国人口众多,食用油消费量巨大,消费市场广阔,吸引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建厂。由于该食用油生产厂使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故该食用油生产厂应建在港口附近,以节省运输费用。
3.(2010·海淀高一检测)读某种工业受布局因素影响程度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水产品加工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图表判读能力,以及有关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问题。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接近能源地、接近消费市场、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接近原料产地。水产品加工业的主导区位是接近原料产地。
下表是某产业建厂的几个预先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回答4、5题。
4.从经济效益看,该厂最好建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如果该公司在丙地建厂,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电视机装配厂 ②软件开发公司
③有色金属冶炼厂 ④移动通信器材厂
⑤普通玩具厂
A.③④ B.②⑤ C.②③ D.①⑤
【解析】4选B,5选D。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第4题,甲、乙、丙、丁加工费相同,直接计算集货费和工资,乙地最少,成本最低。第5题,丙地工资水平最低,劳动力价格便宜,宜发展电视机装配、玩具制造等劳动力导向型的工业部门。
环境因素是工业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完成6、7题。
6.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电视机厂 B.造纸厂
C.电镀厂 D.炼油厂
7.若工厂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位于湖南省洞庭湖流域的城镇布局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6选A,7选D。本题组主要考查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第6题,“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说明工厂不会对居民区造成污染。河流无论从厂区流向居民区还是从居民区流向厂区均合理,则说明该工厂不污染水源,应为电视机厂。第7题,湖南盛行东南——西北风,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设置在与东南——西北方向垂直的郊外。丁图中工厂设立在居民区东北方向,合理。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判断分析完成8~10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9.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10.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了( )
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
B.劳动力丰富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惟一的区位优势
C.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使世界经济陷入混乱状态
D.不同时期影响同一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可能不同
【解析】8选C ,9选B,10选D。由图可知,阶段I跨国公司在发达国家建厂,产品销往发展中国家;阶段Ⅱ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组装,零部件由发达国家提供,产品主要销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重新配置,重新估算工业的合理性与专业分工合作的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展中国家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上,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科技发达上。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判断11~13题。
1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煤炭资源
1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素质
1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步伐。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解析】11选A , 12选 C , 13选 A 。第11题,山西省位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淡水资源缺乏。第12题,山西省缺乏天然河流,水运条件差,只有靠铁路运输才能使煤炭到达海港,再装船南运,运输费用较高,这是与鲁尔区最主要的差别。第13题,山西目前原煤外运,煤价较低,产业结构单一,要调整经济结构,必须改善交通,增加科技投入,引进新兴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著称,这里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据此回答14、15题。
14.对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硅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B.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
C.高等院校多,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崛起中起了关键作用
D.便捷的交通条件,有航空线和公路与各地相联系
15.有关美国“硅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面对太平洋海岸山脉
②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
③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
④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为“硅谷”企业注入了活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4选B,15选C。微电子工业属知识密集型工业,决定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不高,但对其知识和技术水平要求高;“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属地中海气候。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示意图,若考虑在①~⑤处兴建钢铁厂、制糖厂、电镀厂、服装厂和水电站,试指出最合适的地点和理由。(15分)
(1)①处建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②处建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③处建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④处建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⑤处建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选择。对由图中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①处位于峡谷;②处为甘蔗产地;③处在城区;④处靠近铁路,离城市较远;⑤处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下游,城市东南方向。结合钢铁厂、制糖厂、电镀厂、服装厂和水电站的区位条件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1)水电站 位于峡谷处,建设工程量小,又便于水库存蓄水,且有一定的落差
(2)制糖厂 接近甘蔗产区,水源洁净
(3)服装厂 位于城区,劳动力丰富,且接近消费市场
(4)钢铁厂 靠近铁路,交通方便,有利于铁矿石的运进,且地处与当地常年盛行风向(我国西南常年盛行东北、西南对吹风向)垂直的郊外
(5)电镀厂 电镀厂水污染严重,只能建在城镇河流的下游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按下列内容填城市代号(填数字):(3分)
最大海港_______;汽车城_______;钢都_______。
(2)城市⑥东南部工业区的主导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美国政府对该地区的发展最大的支持表现在___________;目前该工业区的企业在空间上向国内的得克萨斯州和国外的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扩展,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4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的乳畜带分布在城市①②③④⑦这一带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分)
(4)美国东北部地区工业的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美国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布局特点及区位条件。东北部工业区,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城市密集、市场开阔,开发历史悠久。该区有最大港口纽约,汽车城底特律,钢都匹兹堡,西部工业区为新工业区,其中心城市有旧金山、洛杉矶。
答案:(1)⑦ ④ ③
(2)微电子工业 军事订货 ① “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 ②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住房
(3)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对乳产品需求量大
(4)欧洲移民到达最早,经济开发早,发展快;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有巨大的市场。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涌现出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我国局部地区图[来源:学#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苏南模式的特征是以集体经济为主要体制,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全面发展。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征是以中外合资企业为起点,聚合海内外资金和人才,通过市场导向,实行进口替代策略,生产 “国产洋货”, 带动整个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的特征是以个体经济家庭经营为起点,以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核心,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
材料三 温州的乡镇企业分布有一个显著特点: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同一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中,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
(1)图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3分)
(2)图b所示地域与a、c两地相比较,促使该地区乡镇企业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 (3分)
(3)图c所示地域的企业区位,按投入的要素看一般多属于_______导向型工业;该地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
(4)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c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合理即可)(4分)
【解析】a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b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区主要发展轻工业,交通便利,邻近港澳,海外华侨、华人众多,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有利于吸引外资,经济发展速度快;c是东南沿海地区,以浙江的温州为代表,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发展资本集中度小的小商品生产,发展私人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
答案:(1)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好;靠近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受上海辐射影响大;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水陆交通便利。
(2)靠近港澳,依托港澳引进外资和技术;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海外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
(3)劳动力 生产成本低廉,商品价格低
(4)重视团结协作,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信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