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第5章 单元质量评估(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必修2同步精练精析:第5章 单元质量评估(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3-17 18: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单元质量评估(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回答1、2题。
1.由A市至C市和由C市至A市,大宗货运各以何种运输方式最适宜( )
A.公路和铁路 B.铁路和公路
C.铁路和水运 D.管道和公路
2.A、B、C三地之间何种货物的运输是浪费运力的( )
A.钢材 B.煤炭 C.棉布 D.机械
【解析】1选B,2选B。第1题,从A市至C市的货物有钢材、机械和棉花,并且以钢材、机械为主,较笨重,在公路、铁路、管道中只能选择铁路;在从C市到A市的货物构成中有蔬菜并且量最多,属于鲜货,宜采用公路或铁路,从C至A根据比例尺大约有200千米,路途不太长,利用公路运输将更具有灵活性。第2题,C、B两地的煤炭均运往A地,而A地亦向B地运送煤炭,故煤炭的运输是浪费运力的。
读交通网络图,回答3、4题。
3.交通通达指数是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上图甲中通达性最好的点是( )
A.a B.c C.d D.e
4.交通的联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通达程度,其中通常用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来计算与比较。那么上图中交通网络通达性比较正确的是( )
A.丙>乙>甲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解析】3选B,4选A。第3题,由图可知,C点到达各顶点的路程最短,即C点的通达性最好。第4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图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分别为0.8、1、1.4。即甲、乙、丙三图交通的联结度为0.8、1、1.4。
5.铁路建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铁路对应的线路特征描述最合适的是( )
A.京哈铁路——以桥代路
B.兰新铁路——起伏剧烈
C.京沪铁路——迂回曲折
D.成昆铁路——桥隧相连
【解析】选D。对铁路线及其沿线的地理环境的了解是基础,特别是我国的主要交通干线的位置、地理环境的特征。京哈铁路沿线主要经过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兰新铁路主要经过河西走廊及准噶尔盆地,地形平坦;京沪铁路主要经过东部平原地区,而成昆铁路主要经过高原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很大,故需修建很多桥梁和隧道。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完成6~8题。
6.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
A.②a B.③b C.④d D.①c
7.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 ②邻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8.修建铁路后城市形态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将来城市形态的是( )
【解析】6选D,7选D,8选A。第6题,从乙村到城市最好与等高线平行,从甲村到城市公路要过陡坡,道路在陡坡应呈“之”字形,少穿过河流。第7题,铁路穿越城区,带来噪声污染,穿过山岭,坡度太大,不安全。第8题,在城市已有空间形态基础上,城市以铁路为轴线发展。
读某岛屿图,完成9、10题。
9.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飞、降落
【解析】9选A,10选D。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图示岛屿位于太平洋,且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①处位于背风坡,风浪小,又有良好的港湾,适宜建港;由河流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⑤处地形平坦,且临海,视野开阔,利于飞机起飞、降落。
11.下列有关交通对聚落分布及形态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的聚落形态多呈团聚状
B.山区的聚落形态多呈狭长形
C.矿业城市居民点多分布在矿产地,呈分散疏松式
D.我国南方地区的村落多呈条带状分布
【解析】选D。影响聚落形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平原地区的团聚状聚落和山区的狭长形聚落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矿业城市内的居民点则受矿产分布的影响,分散分布于矿产地附近;我国南方地区的村落多沿河分布,取河流的有利交通区位而呈条带状。
12.一般来说,下列地区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宜采用较密集的固定方式的是( )
A.平原 B.山区 C.牧区 D.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A。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地区宜采用较密集的固定方式的商业网点,一般来说,相对于山区、牧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故可采用固定形式。
读上海市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以市场为最优原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条件极为优越
B.对外交通便利
C.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D.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很高
【解析】13选A,14选C。第13题,商业中心的区位,分为市场最优与交通最优两种原则。图中①布置在城市的几何中心,符合市场最优原则。第14题,上海附近的闽、赣、皖、鲁、苏、浙等省,以及沿长江和沿海的一些省市,既是上海的原材料供应地,又是上海产品的消费市场。
15.现在的兰州市场上,鲜活的海产品和热带水果到处都有,导致这种商业网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兰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交通运输的进步和发展;
③兰州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变;④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商业网点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因素。某地产品种类范围的扩大,大大提高了商业网点的经济效益,这主要得益于交通进步和运输设施的进步;兰州市场上出现鲜活的海产品和热带水果还得益于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该地在没修铁路之前C地是最大村镇,镇中有集贸市场。铁路修通之后,在B地建立了火车站,集贸市场逐渐转移到了B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8分)
(2)火车站为什么建在B地而不建在C地呢?(6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在铁路线的选择上,AB之间为什么不取直线,而是从C地绕行呢?(6分)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及铁路区位选择。第(1)题,在铁路未修通之前,C地位于两条公路的交会处,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流量大,有较多的人流、物流在此聚集,容易形成较大的村落。火车站建在B地,到达B地的客货周转量增大,交通地位B地大于C地,集贸市场也随之发生了转移。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附近有煤矿分布,货运量增大。第(3)题,铁路在选线时,对地形要求较严格,从C地绕行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平坦,坡度小;而走直线,需挖隧道,工程量大,投资大。
答案:(1)C位于两条公路的交会处,地形开阔,易发育成较大的村落,铁路修建前,这里是主要的交通中心,火车站建在B地后,B地客货周转量增大,其交通枢纽地位比C强。
(2)B地附近有煤矿,货物运输量大。
(3)直线要穿过山岭,建设难度大,投资大。
17.读我国某城市道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A、C、D中____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B是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_。(6分)
(2)形成该城市形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分)
(3)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____,判断的理由是什么?(6分)
(4)交通可能给该城市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解析】图中A位于市中心,B位于市郊过境干道与城市道路路口。城市以铁路为发展轴,沿铁路延伸。铁路线穿过城区,给城区带来交通拥堵、安全和污染问题。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产生噪声,给城市造成污染。
答案:(1)A 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2)铁路
(3)铁路线 铁路线穿过市区,给城市交通带来干扰,且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4)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处理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绿化道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