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三节 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读文思考城镇扩大 增多城镇 城 镇农村人口 人口规 模农村地区地区 数量探究1:参阅教材31页图2.16,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方面
来看城市化的?(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
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2:城市化
标志探究2. 从人口迁移看城市化
“推拉理论”
“推力”是指的促使农业人口离开家乡的因素.
“拉力”是指城市吸引农业人口来到城市的因素.3、推动城市化的动力为什么会形成城市化?①人口增长快,
对土地压力大
②收入低,社会
服务短缺
③受自然灾害
影响大...①就业机会多
②社会福利保障
程度高
③文化设施齐全
④交通便捷
......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什么积极影响?1、带动 发展;
2、带来 的变化;
3、带来
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
发展的必然结果,是 的表现。社会经济社会进步区域经济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从1800-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5倍多,其中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56倍.案例中的文字和图 说明英国英格兰地区城市化过程城市数目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案例分析20世纪下半叶英国城市化出现了什么现象?存在什么问题?英国政府如何解决?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的空洞化等现象。积极调整产业政策,开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市中心衰落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 读P32图2.18、P33图2.19及阅读英国的城 市化进程,完成以下问题:1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读图P33.2.19思考:低于25%~30%25%~70%70%以上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活动参与25%~30% 以下,低25%~70%
较高70%以上高缓慢迅速缓慢,
甚至停滞缓慢快继续
增大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
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住房紧张,郊区城市化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等。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读图2.18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起步早,发展慢。
工业化早
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交通运输的发展,小城镇基础设施齐全。起步晚,发展快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
什么差异?
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
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的趋势?2.目前各国处于城市化
的哪个阶段?1: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早,如英国于1800年、美国于1825年前后开始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晚,如巴西于1940年、印度于1910年前后开始城市化。2:目前英国、美国、巴西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印度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3:近20年来,英国、美国、印度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慢,巴西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快4:未来英国、美国、巴西城市化发展趋于缓慢,印度城市化发展可能加快。5: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早,现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变缓;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晚,现正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定义及标志城市化形成的动力:推力和拉力城市化的影响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不同的时期: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晚期阶段不同的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小结1、下列选项中,不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城市的人口规模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
C、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文化教育水平不断缩 小
D、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基础过关CCC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C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城市化水平,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是___________曲线。
(2)近年来,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__曲线,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起步晚 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 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起步早 速度慢 城市化水平高 出现逆城市化。 ②②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变化产生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社会问题(1)生物多样性减少(2)土地质量的下降(3)对水循环的影响(4)对气候的影响交通拥挤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居住困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
分散大城市职能,建卫星城等。
①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改善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目标:?活动1、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10℅,年增长率为1℅.按12亿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为1200万.P372、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有:总体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及其运动发生改变;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得局部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由于城市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大,自然环境的分解能力有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过快的城市化还带来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医疗和教育压力大等3、(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协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3)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提高城市绿化程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P38活动1、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入城市的空气,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改进意见城市内部开辟一些绿地2、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改进意见在城市中心建一些绿地3、模式优点是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有利于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改进意见在城市各用地间进行道路建设1、下列关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A、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市区应多建高速公路和铁路。
B、为方便工人上下班,工厂应建在居民区及周围。
C、为了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城市中心区应建大型森林公园。
D、为避免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厂过多,应将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厂等向郊区分散。
D? ?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5)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占用耕地良田?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蔬菜?花卉?副食品?新建的铁路、高速公路使交通运输日益便利,客货流量增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