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达标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土壤是由许多成分一起组成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
A.腐殖质 B.真菌
C.细菌 D.蚯蚓
2.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形成后是固定不变的
B.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腐殖质组成
C.土壤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目前还在持续进行
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3.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其中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水的是( )
4.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是根冠;④是伸长区
B.根能生长是因为③处细胞不断伸长
C.当施化肥过多时,①处细胞吸水增加
D.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一株柳树遭到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该柳树死亡,这是因为( )
A.切断了导管,根缺少无机盐 B.切断了导管,叶缺少无机盐
C.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 D.切断了筛管,叶缺少有机物
6.某些植物(如玉米、小麦)的茎,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这些植物的茎( )
A.不再获得营养 B.没有形成层
C.已经停止生长 D.形成层受到破坏
7.砂土类土壤成分中,水的比例明显少于空气的比例,其实质是该类土壤具有( )
A.较强的保水性能 B.较强的透水性能
C.较强的保肥性能 D.较多的有机质
8.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是因为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以下现象的原理与之不同的是( )
A.小明一连几天用洗过咸鱼的水浇花,不久后发现该花枯萎死亡
B.夏天人们凉拌黄瓜时,会有大量的水出来
C.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水制作泡菜,能防腐杀菌
D.发热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可降温
9.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大都叶片细小,主要原因是( )
A.减小风的阻力 B.减少水分的散失
C.促进光合作用 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10.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措施
11.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毛是由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
B.根毛是唯一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功能的结构
C.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正常情况下能够吸水
D.根毛大大增加了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
12.园林工人们在移栽绿化树后,会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绿化树茎的( )
A.髓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13.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各种无机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
B.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缺氮的植株叶片上会出现许多褐斑
D.无土栽培不使用土壤,而是使用含有植物所需无机盐的营养液
14.小科学习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后,归纳了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其中正确的是( )
①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动力;②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下降低叶片温度;④蒸腾作用耗散了根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浪费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绿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②适当增加光照以弥补冬季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的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
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②④⑥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6.(3分)农民在生产活动中对土壤的性状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捏后松开成“一盘散沙”的土壤属于__ _;湿时黏,干时硬,如“铁板一块”的土壤属于____ ___ __;房前屋后的菜园土中蚯蚓多、养分足,形成“团粒状结构”的土壤属于____ ___。
17.(6分)如图是茎横切和纵切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③为__ _(填结构名称,下同),它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__ __,向内形成_ _。
(2)在植物的茎里,①和②构成了植物的__ __组织,①负责运输 ,②负责运输__ _。
18.(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__ _和__ __,然后这些物质通过茎中木质部的__ _运输到叶。
(2)图中的2表示叶片通过__ _吸收空气中的__ __气体,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3)图中的3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__ __通过韧皮部中的__ __运输到根。
19.(7分)下表为科研人员对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单位面积的平均数)的统计情况,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植物名称
植物的生长环境
上表皮气孔数
下表皮气孔数
苹果树
果园
0
294
豌豆
田地
101
216
玉米
田地
94
158
睡莲
池塘
625
3
(1)从表中数据可知,一般陆生植物叶片的气孔分布特点是____ ___ ___ __,这一特点对陆生植物_ _(填“有利”或“不利”),理由是__ ___ ___ ___ _。
(2)水生植物叶片的气孔分布特点是____ ___ ___ ___ ___,你对睡莲叶片中气孔分布特点的解释是_____ ___ ___ ____ ___ ___ _。
(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数__不同__,这是植物对__环境__的一种适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0.(10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谷粒(内含无机盐),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把一株浸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株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比较,发现在蒸馏水中培养的稻苗几乎没有长大,又黄又细;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稻苗明显长大,健壮鲜绿。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题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 _(填字母序号)。
A.两株稻苗原来的生长状况应基本相同
B.本实验采用了对照的方法
C.有无无机盐是实验设置的唯一变量
D.实验装置应放在没有光照的地方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 ___ ___ _。
(3)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 ___ ___ __。
(4)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 ___ ___ 。
(5)实验开始时切去谷粒的原因是____ ___ ___ ____ ___ ___ ____ ___ ___ ___。
21.(10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矿物质元素,如果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缺Mg的完全营养液、含Mg的无机盐溶液、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
【实验步骤】
①将玉米幼苗平均分成两组,标号A、B。
②将两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缺Mg的完全营养液的两个培养缸中进行培养。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预测现象和结果】
(1)若A组玉米叶片不发黄,B组玉米叶片_ _,说明玉米叶片发黄是缺Mg造成的;若A组玉米叶片不发黄,B组玉米叶片__ __,说明玉米叶片发黄不是缺Mg造成的。
(2)若B组玉米叶片发黄,从严谨角度考虑,还应该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将____ ___ ___ _ (填“含Mg的无机盐溶液”或“缺Mg的完全营养液”)加入其中,预期现象是_____ ___ ___ __。
(3)培养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 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会发生失水。
22.(12分)取5枝叶片数相同且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不同处理(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并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组装置的质量相同(都是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各组装置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该实验中A装置与D装置对照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 ___ ___ ____ ___ ___ _。
(2)图2中曲线3表示了_ __(填字母序号)装置的质量变化。
(3)已知图2中曲线2表示的是B装置的质量变化,则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更多的是__ _(填“上表皮”或“下表皮”)。
(4)假设将A、B、C、D、E五组装置都放在暗室中,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它们的质量变化趋势是A、B、E装置_ __(填“减弱”“增强”或“不变”,下同),C、D装置__ _ 。
第4章达标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土壤是由许多成分一起组成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A )
A.腐殖质 B.真菌
C.细菌 D.蚯蚓
2.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土壤形成后是固定不变的
B.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腐殖质组成
C.土壤的形成是长期的过程,目前还在持续进行
D.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
3.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其中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水的是( B )
4.如图是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②是根冠;④是伸长区
B.根能生长是因为③处细胞不断伸长
C.当施化肥过多时,①处细胞吸水增加
D.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一株柳树遭到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该柳树死亡,这是因为( C )
A.切断了导管,根缺少无机盐 B.切断了导管,叶缺少无机盐
C.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 D.切断了筛管,叶缺少有机物
6.某些植物(如玉米、小麦)的茎,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这些植物的茎( B )
A.不再获得营养 B.没有形成层
C.已经停止生长 D.形成层受到破坏
7.砂土类土壤成分中,水的比例明显少于空气的比例,其实质是该类土壤具有( B )
A.较强的保水性能 B.较强的透水性能
C.较强的保肥性能 D.较多的有机质
8.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是因为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以下现象的原理与之不同的是( D )
A.小明一连几天用洗过咸鱼的水浇花,不久后发现该花枯萎死亡
B.夏天人们凉拌黄瓜时,会有大量的水出来
C.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水制作泡菜,能防腐杀菌
D.发热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可降温
9.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大都叶片细小,主要原因是( B )
A.减小风的阻力 B.减少水分的散失
C.促进光合作用 D.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10.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C )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措施
11.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根毛是由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
B.根毛是唯一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功能的结构
C.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正常情况下能够吸水
D.根毛大大增加了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
12.园林工人们在移栽绿化树后,会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绿化树茎的( C )
A.髓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13.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各种无机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有的无机盐用于构建植物体
B.有的无机盐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缺氮的植株叶片上会出现许多褐斑
D.无土栽培不使用土壤,而是使用含有植物所需无机盐的营养液
14.小科学习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后,归纳了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其中正确的是( B )
①蒸腾作用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动力;②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蒸腾作用能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下降低叶片温度;④蒸腾作用耗散了根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浪费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A )
①建造温室大棚时使用绿色的塑料薄膜,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②适当增加光照以弥补冬季阳光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的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释放氧气,以降低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
⑥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②④⑥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6.(3分)农民在生产活动中对土壤的性状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捏后松开成“一盘散沙”的土壤属于__砂土类土壤__;湿时黏,干时硬,如“铁板一块”的土壤属于__黏土类土壤__;房前屋后的菜园土中蚯蚓多、养分足,形成“团粒状结构”的土壤属于__壤土类土壤__。
17.(6分)如图是茎横切和纵切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③为__形成层__(填结构名称,下同),它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__韧皮部__,向内形成__木质部__。
(2)在植物的茎里,①和②构成了植物的__输导__组织,①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②负责运输__有机物__。
18.(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__水分__和__无机盐__,然后这些物质通过茎中木质部的__导管__运输到叶。
(2)图中的2表示叶片通过__气孔__吸收空气中的__二氧化碳__气体,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3)图中的3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__有机物__通过韧皮部中的__筛管__运输到根。
19.(7分)下表为科研人员对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单位面积的平均数)的统计情况,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植物名称
植物的生长环境
上表皮气孔数
下表皮气孔数
苹果树
果园
0
294
豌豆
田地
101
216
玉米
田地
94
158
睡莲
池塘
625
3
(1)从表中数据可知,一般陆生植物叶片的气孔分布特点是__上表皮气孔数少于下表皮气孔数__,这一特点对陆生植物__有利__(填“有利”或“不利”),理由是可以减少叶片的蒸腾作用,避免水分大量散失。
(2)水生植物叶片的气孔分布特点是__上表皮气孔数多于下表皮气孔数__,你对睡莲叶片中气孔分布特点的解释是__下表皮完全浸没在水中,只能通过上表皮气孔向外散失水分__。
(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数__不同__,这是植物对__环境__的一种适应。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0.(10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谷粒(内含无机盐),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把一株浸在蒸馏水中培养,另一株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比较,发现在蒸馏水中培养的稻苗几乎没有长大,又黄又细;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稻苗明显长大,健壮鲜绿。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题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__D__(填字母序号)。
A.两株稻苗原来的生长状况应基本相同
B.本实验采用了对照的方法
C.有无无机盐是实验设置的唯一变量
D.实验装置应放在没有光照的地方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验证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__。
(3)该实验的假设是__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__。
(4)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__。
(5)实验开始时切去谷粒的原因是__谷粒自身含有无机盐,在实验开始时切去谷粒,从而避免植物自身的无机盐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__。
21.(10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矿物质元素,如果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缺Mg的完全营养液、含Mg的无机盐溶液、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
【实验步骤】
①将玉米幼苗平均分成两组,标号A、B。
②将两组玉米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缺Mg的完全营养液的两个培养缸中进行培养。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预测现象和结果】
(1)若A组玉米叶片不发黄,B组玉米叶片__发黄__,说明玉米叶片发黄是缺Mg造成的;若A组玉米叶片不发黄,B组玉米叶片__不发黄__,说明玉米叶片发黄不是缺Mg造成的。
(2)若B组玉米叶片发黄,从严谨角度考虑,还应该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将__含Mg的无机盐溶液__(填“含Mg的无机盐溶液”或“缺Mg的完全营养液”)加入其中,预期现象是__叶片恢复正常,不再发黄__。
(3)培养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会发生失水。
22.(12分)取5枝叶片数相同且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嫩枝,在光照条件下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不同处理(凡士林具有密封作用)并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各组装置的质量相同(都是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各组装置的质量,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该实验中A装置与D装置对照可探究的问题是__植物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来完成的__。
(2)图2中曲线3表示了__E __(填字母序号)装置的质量变化。
(3)已知图2中曲线2表示的是B装置的质量变化,则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更多的是__下表皮__(填“上表皮”或“下表皮”)。
(4)假设将A、B、C、D、E五组装置都放在暗室中,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它们的质量变化趋势是A、B、E装置__减弱__(填“减弱”“增强”或“不变”,下同),C、D装置__不变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