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时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0 08:1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及协调关系2.描述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
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
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也叫________。
电信号
神经冲动
有关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的内容
知识回顾
神经调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____
由______器官(或者细胞)所分泌的________通过____运输作用于特定的__器官或__细胞的一种调节方式叫激素调节。
内分泌
化学物质
体液


一、检测预习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体液调节是指 ,通过
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 。
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是 调节,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方式是 调节。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哪两个方面?
激素等化学物质(还有如CO2等)
体液
调节
激素
体液
神经和体液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体内CO2含量升高
呼吸中枢脑干
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增大,加快清除CO2
体内CO2含量降低
例:CO2的调节
临床上,给缺氧病人输氧是否以输纯氧为最好?
不是的,以输含5%CO2的O2为最好
CO2随体液运输
文字一:
某人不小心右手碰到仙人掌上,右手立刻 缩回。随后很快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文字二:
吃完饭后半小时,血糖升高,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回落到正常水平。另外,又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且几乎可以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分析讨论:从上面两段文字,你可以判断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什么样的区别吗? 请完成下面表格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反射弧
体液运输
迅速
较缓慢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短暂
比较长
1.不少内分泌腺受直接或间接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别 地位 主 辅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思考:
1.人体体温来源是什么?恒温动物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关系)?体温相对恒定有何意义?
2.人体产热途径、散热途径有哪些?
产热量≈散热量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放能。 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5.体温调节过程(分别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中机体调节过程)
3.体温调节方式: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感觉中枢:
4.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
大脑皮层
1.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2.分泌TRH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皮肤冷觉感受器
皮肤温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①汗腺分泌汗液减少②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少③立毛肌收缩
①骨骼肌战栗②肝脏产热③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代谢加快产热
①汗腺分泌汗液增加②毛细血管舒张,血流增加
肝脏和肌肉产热减少
增加产热
体温恒定
体温恒定
寒冷刺激
体温调节过程
炎热刺激
减少散热
垂体
增加散热
减少产热
甲状腺
甲状腺
激素
TRH
TSH
想一想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人如果长时间停留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会怎样?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停留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下降,使生命活动发生障碍。
长时间停留在高温环境中,机体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想一想
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
降低:低温麻醉
升高:感冒时的发烧
这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提高,利于消灭致病因素,使人体恢复健康。
(1)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感觉中枢: 。
(2)体温调节的方式: 。
(3)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


(4)温度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使产热量增加。
肾上腺素:加快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
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
(5)途径:
产热途径
肝脏
骨骼肌
汗液
毛细血管
呼气
排便
散热途径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路
最主要来源:饮水和食物所含的水
最主要排出途径:肾脏排尿
摄入量/ml 排出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细胞代谢 3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出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减少
(-)
(+)
(+)
(-)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释放
试分析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的调节过程
思考: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减少
(-)
(+)
(+)
(-)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释放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又称为加压素,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往垂体后叶贮存。
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释放
(1)水盐平衡调节方式:
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2)下丘脑在水盐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
感受、传导、分泌、调节
总结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下丘脑在水盐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1)感受刺激:含渗透压感受器。
(2)传导兴奋:能够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
(3)分泌功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4)神经中枢:调节水盐平衡。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
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归纳总结:
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出现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现象,这时( )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C.汗腺分泌增加   D.皮肤血流量增加
C
B
课堂检测:
刺激
A
B
C
D
刺激
刺激
刺激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属于___过程。
(2)人体温调节属于________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属于___过程。
(4)日照时间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__过程。
B
C、D
A
D
内分泌腺
3.下图表示高等动物4种不同的生理调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