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16 23:0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六单元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复习课件复习目标:
1、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2、举例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哪几类?生物主要受了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阳光温度水分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 你能举些实例来说明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吗?土壤和气候等空气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1.光对植物的影响——影响酶的活性(1)影响动物的繁殖和发育
(2)影响动物的体态和形态
(3)影响生物的分布和习性2.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如南桔北梨动物冬眠 、夏眠 (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1)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2)影响生物体的结构、发育和习性特点。3.水分对生物的影响1、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生物因素(1)种内互助现象
如: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种群内部的分工合作。
(2)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的争斗。
如:相邻植物之间会发生对阳光、水分和养料的争夺。花与蝴蝶共生(地衣)2、不同种的生物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
(1)互助互利关系: 3、捕食:一种生物以其它生物为食。
(一方获利,一方死亡)
如:虫吃草、鸟吃虫等。4、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
(涉及到三方面,两个生物个体争夺一个共同的对象)
如: 生活在同一草地上的马和牛。菟丝子(植物)5、寄生:一方获利,一方受害。如:蛔虫、
肺炎双球菌、
感冒杆菌、
流感病毒、
菟丝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互助互利捕食寄生竞争概念
实例概念
实例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适应的普遍性: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适应的典型性:
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拟态: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警戒色:生物的体色鲜艳醒目,有攻击构造。警戒色:生物的体色鲜艳醒目,有攻击构造。适应的典型性: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拟态: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如:枯叶蝶、竹节虫、尺蠖。以上现象是环境对生物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比较竹节虫属于何种适应现象?能完全适应它生活的环境吗?竹节虫拟态不能完全适应结合课本小组讨论:
1.你从图中读出哪些信息?
2.AP段和PF段,生物数量变化与温度有何关系?
3.植物和动物一般生活在什么温度范围?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它们的各自都生活在什么环境下?把它们的栖息地互换可以吗?为什么?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着一定的耐受范围。
通过资料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
害处: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还有滇池,其它还有太湖流域等。 2009年6月央视报道了水浮莲对福建闽江流域水口电站和沙溪口水电站的巨大压力,在库区已经形成数万亩的水浮莲聚集带,壮观之极,犹如茫茫草原,人工打捞需要2个月以上,对发电航运和生态环保构成极大压力。水浮莲的疯长和水电发展饱和、大坝过多、水体流动缓慢、水体富营养化、COD含量严重超标有关。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环境 一、适应的普遍性:二、适应的相对性: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3、生物外形适应特征举例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1、适应 不适应2、原因:环境多变,遗传物质相对稳定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影响
2、生物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小结: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练习1.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炎热缺水荒漠中生活的骆驼的尿液非常少
B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C鲫鱼必须生活在淡水中
D蚯蚓疏松土壤D2.下列事例中,主要属于适应温度因素变化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为叶刺 B蛾类的昼伏夜出
C候鸟的迁徙 D公鸡报晓 3.“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CC练习:4.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说明( ),地衣生在岩石上(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什么都不是5.蛔虫生活在人消化道内,身体
表面有角质层对蛔虫生活( )A适应B影响C保护D抵御BAA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
C.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7.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 活的适应。
A.沙漠 B.水中 C.陆地 D.空中
8.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下列各项中对温度的耐受范最大的是( )。
A.可生殖范围 B.可生存范围
C.可生长范围 D.一样大
CBB9.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A.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生物能改变环境?
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B填空:
1、蚯蚓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土壤
中说明了( )蚯蚓多
的地方土壤疏松,土壤肥力大说
明( )。
2、地衣能生活在岩石上和树皮上,
说明( )而地衣酸能
使岩石转化为土壤,说明(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