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 理解类似记叙文“倒叙”手法的妙处。
3.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加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4. 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类似记叙文“倒叙”手法的妙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 巧用故事,激趣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
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别人做短工。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并且爱上了研究。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疯了。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却靠长期的自学和研究,写出了一部科学巨著——《昆虫记》。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法布尔。
2、 初步感知,梳理课文
1.赏析蝉脱壳的过程
课件出示两幅图片:蝉、蝉脱壳,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图片上
的动物就是法布尔要向我们介绍的——?(预设:蝉。)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蝉脱壳。有个成语叫“金蝉脱壳”,同学们听过吗?抽生朗读:
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低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过渡:那在课文中,法布尔是怎么描述金蝉脱壳的呢?
研读课文8-10自然段。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着的翅膀。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点拨:
(1) 寻找地点——作者观察认真。
(2) 蝉脱皮的过程——“开始”“先”“接着”“最后”等词语的运用,将过程描绘地细致真切,使人如见其状。
(3) 各种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说明了蝉的尾端从壳中脱出的
过程。这些动作让你有什么体会?(动作艰辛,过程漫长)将整个过程比作表演奇怪的体操,形象贴切,富有情趣。“几乎”一词的用法:既表现出作者的观察认真仔细,又体现出语言的准确严谨。
2.蝉的整个生命过程梳理:
蝉卵——幼虫(隐藏、钻土成穴)——脱壳成蝉——成蝉产卵
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这种顺序来叙述呢?
点拨:(1)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进一步去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
(2)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
(3)也是最重要的,是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3.我是蝉,我说
能否任选一个过程或者一个小细节,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向我们描述一下呢?
讨论,生成。
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文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简单分析其作用。
三、深入探究,赏析语言
过渡:老师发现,同学们使用了很多课文中的词语或者句子。也就是说,对法布尔写作的语言,你还是很欣赏的,对吗?
1.举例并赏析。
2.比较阅读(百度百科对蝉的介绍):
蝉是昆虫纲半翅目颈喙亚目的其中一科,俗称知了(蛭蟟)或借落子。
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纪录约 2000 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tergum)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果。?
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不发声,但腹部有发音器。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蝉属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类,由卵、幼虫(若虫),经过一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
明确:
本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你觉得是什么使法布尔能将蝉这种小昆虫观察得这么仔细、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呢?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写道:
“你们是剖开虫子的肚子,
我,却是活着研究它们;
你们把虫子当作令人恐惧或令人怜悯的东西,
?我,却让人们能够爱它;
你们是在一种扭、拽、切、剁的车间里操作,?
我,则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
你们是强行将昆虫置于化学药剂之中,
我,则是在它们最自然的时候研究本能;
你们倾心关注的是死亡,
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
由此,你看了法布尔——?
师:对,正是这种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给这部普普通通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记录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制。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够对生命怀着崇敬和敬畏之情,养成良好的观察的习惯,发现精彩,热爱生活!
五、布置作业
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一种昆虫或动物。
附板书设计:
蝉
法布尔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观察细致
按照顺序
语言严谨、生动
挖土成穴
幼虫
脱壳成蝉
卵
幼虫出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