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群落的演替[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1-04 12: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对群落的“动态发展观”1883,8,7 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爆炸声是有史以来最响亮的声音 对群落的“动态发展观”群落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生命系统。
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以及因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或者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群落的演替类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弃耕农田上群落的演替与裸岩上群落的演替过程有何不同?起始条件不同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群落的演替类型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F.E·Clements,1916;J.E.Weaver和F.E.Clements,1938),可以分为:
  (1)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群落的演替类型按基质的性质划分(C.F.Cooper,1913)可分为:
  (1)水生演替(hydrorarch succession)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2)旱生演替(xerarch succession)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如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群落的演替类型旱生演替系列
①地衣植物阶段
②苔藓植物阶段
③草本植物阶段
④灌木植物阶段
⑤乔木植物阶段水生演替系列
①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②沉水植物群落阶段
③浮叶根生植物群落阶段
④挺水植物群落阶段
⑤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⑥木本植物阶段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生物入侵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1.紫茎泽兰 2.薇甘菊 3.空心莲子草 4.豚草
5.毒麦 6.互花米草 7.飞机草 8.凤眼莲
9.假高梁 10.蔗扁蛾 11.湿地松粉蚧 12.强大小蠹
13.美国白蛾 14.非洲大蜗牛 15.福寿螺 16.牛蛙生物入侵美国白蛾 生物入侵学名褐云玛瑙螺,也就是人们常说和常食用的东风螺、菜螺、花螺、法国螺。 生物入侵水葫芦(凤眼莲)群落的演替类型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V.N.Sukachev,1942,1945),有:
  (1)内因性演替 这类演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群落中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首先使它的生境得到改造,然后被改造了的生境又反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不断向前发展。一切源于外因的演替最终都是通过内因生态演替来实现,因此可以说,内因生态演替是群落演替的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形式。
  (2)外因性演替 这种演替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其中包括气候发生演替(由气候的变动所导致)、地貌发生演替(由地貌变化所引起)、土壤发生演替(起因于土壤的演变)、火成演替(由火的发生作为先导原因)和人为发生演替(由人类的生产及其他活动所导致)。群落的演替类型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L.G.Ramensky,1938),可以分为:
  (1)世纪演替 延续时间相当长久,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常伴随气候的历史变迁或地貌的大规模改造而发生。
  (2)长期演替 延续达几十年,有时达几百年,云杉林被采伐后的恢复演替可作为长期演替的实例。
  (3)快速演替 延续几年或十几年。草原弃耕地的恢复演替可以作为快速演替的例子,但要以撂荒面积不大和种子传播来源就近为条件;不然弃耕地的恢复过程就可能延续达几十年。群落的演替类型按群落代谢特征来划分有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
自养性演替: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物量积累越来越多,例如由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
异养性演替:如出现在有机污染的水体,由于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特别强,有机物质是随演替而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