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3-19 17: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用关键词、方框、线条、箭头等,构建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关系的图示模型。问题探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关系?植物
枝叶根
动物
遗体、粪便等土壤 提供营养物质细菌、真菌保护固着决定植物种类,提供养分决定动物种类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与无生命的物质。 动物园里的所有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包括人)及其无机环境。
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还可以分出很多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总之,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下列各组合中,是何关系(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无翅的成熟棉蚜
  2、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小麦、小黑麦及其无机环境
  3、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4、昆明湖中的全部生物
  5、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6、阳光下的一杯池塘水种群生态系统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1.下列哪一生态系统占地球的71%(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2.生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下列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
A.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动植物种类少
C.群落结构单一 D.群落结构复杂
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海洋生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
A.阳光 B.温度 C.盐度 D.水BDDDD池塘生态系统示意图思考讨论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讨论
1、池塘中除了生物之外还有哪些成分?
(阳光、池水、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养料、有机物、无机盐)
2、作为自养型的生物有哪些?
(硅藻、栅藻、团藻、水草、莲等绿色植物)
3、自养型生物只有绿色植物吗?
(另外还有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归类:
作用:
举例:物质:
能量:
2、生产者
归类:
作用:
举例:归纳无机环境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水、空气、无机盐阳光、热能自养型生物是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源泉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讨论4:作为异养型的动物有哪些,生产者为其提供什么?它们对生产者有作用吗? 3、消费者
归类:
作用:
举例:有水蚤、水生昆虫、各种鱼类;生产者为其提供食物与栖息地;动物可加快物质循环,对生产者的传粉和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异养型生物,各类动物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和种子传播(生态系统的非必备成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讨论5:池塘中各种动植物尸体粪便、残枝败叶到哪里去了?
(被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等分解了)
4、分解者
归类:
作用:
举例:
腐生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腐生细菌:枯草杆菌
腐生真菌:霉菌、蘑菇
腐生动物:蚯蚓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讨论5: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太阳能、无机物输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能量物质的输出
主要成分必备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量:阳光、热能
物质:水、空气、无机盐等。生物群落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主要是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分多个等级。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腐生生物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 者再次利用。食

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者三级消费者者四级消费者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五营养级食物链与食物网 (营养级)浮游植物下列图中的虾、大鱼分别属于几级消费者、第几营养级?思考: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食物链:
草 兔 狐
营养级别: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组成级别: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不是固定不便的,每条食物链均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小结  该生态系统中有几条食物链 ?食物网  由于每种消费者都能以多种生物为食物,也可能成为多种更高级的消费者的食物。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成为网状,这就是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数量越大,则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了,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1.此食物网中的食物链
有____条。
2.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
____,只属于次级消
费者的生物是 ____。
3.猫头鹰占有____个营养级。
4.蟾蜍和蜘蛛的关系既是____,又是____。
5.吃虫鸟与蟾蜍之间的关系是____。
6.吃虫鸟如果因某种原因而减少,则蟾蜍
的数量可能是____。5吃草籽鸟、 昆虫?? 猫头鹰

吃虫鸟
吃草籽鸟
蟾蜍
蜘蛛

昆虫

蜘蛛4捕食竞争竞争增加1、一个生态系统若长期维持下去,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成分
2、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是指
A、细菌、真菌等腐生微生物 
B、细菌、真菌等寄生生物    
C、所有微生物    
D 以动物、植物残体为生的生物
3、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是( )
A.草→兔→狐 B.草←兔←狐
C.兔→狐 D.兔←狐CAA4、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标志是
A、生物种类减少 B、食物网复杂化
C、 生产者遭到严重破坏 D、分解者增多
5、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次级消费者  B、初级消费者    
C、生产者    D 分解者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CAC7、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的是
A、蚯蚓 B、硅藻 C、 硝化细菌 D、酵母菌
8、(江苏2004)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9、在森的落叶层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白蚁 B、蚯蚓 C、蜘蛛 D、蛇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