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复习课件(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25 18: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矿山开采

高峡出平湖

繁华都市
工厂排放污水

繁华的背后

采矿的背后
植被破坏,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采矿的背后
2011鄱阳湖大旱,三峡的抗旱能力受质疑

水坝的背后
世界“首堵”北京

繁华的背后
海上原油泄露

繁华的背后
垃圾围城(北京)

繁华的背后
江豚之死——还有多少物种在哭泣!

繁华的背后
工厂排放废气

繁华的背后

繁华的背后
腾讯特刊《癌症笼罩村庄》

繁华的背后
哭泣的冰川

繁华的背后
是时候 直面环境问题 了
It is time to fac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进入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修二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必修二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
过度捕猎
大量排放汽车尾气
不合理灌溉
植被破坏
氟氯烃排放
核电站排放冷却水
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能源利用率低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
垃圾任意堆放
请将环境问题的原因及表现放入对应的区域中。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要点精析
过度捕猎
大量排放汽车尾气
不合理灌溉
植被破坏
氟氯烃排放
核电站排放冷却水
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能源利用率低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
垃圾任意堆放
水土流失
光化学烟雾
土地资源短缺
大气增温
海水污染
水资源短缺
臭氧空洞
固体废弃物污染
能源短缺
土地荒漠化
物种灭绝
臭氧空洞
海水污染
物种灭绝
水土流失
光化学烟雾
能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
土地荒漠化
固体废弃物污染
大气增温
土地资源短缺
27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海洋污染

湿地破坏

荒漠化

工业污染

森林破坏

过度捕捞

海平面上升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要点精析
1.明确环境问题的类型及表现
生态破坏类、环境污染类、资源短缺及不合理利用类

2.分析成因
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
3.提出解决措施
(1)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恢复生态。
(3)资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要点精析
高招---环境类问题的答题思路







(2015·上海地理)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 ℃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1)~(3)题。
(1) .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3) .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D
D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对点训练
〔2015·课标全国Ⅱ,37
(3)(4),12分,中等难度〕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各题。


上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答:①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②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③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日趋严重。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对点训练
答: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2015·课标全国Ⅱ,37
(3)(4),12分,中等难度〕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各题。


上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对点训练
出路!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The fu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请将下列选项中遵循或违背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相同的事顶连接起来: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竭泽而渔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侵占自然保护区
污染转移
采育结合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要点精析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P
人口
opulation

R
资源
esources

E
环境
nvironment

D
发展
evelopment
人口众多
人口素质低
需求大
利用率低
人均资源量小
污染加剧
生态破坏
经济落后
发展需求强烈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资源



传统生产















产品
废弃物

资源













循环经济







废弃物再生资源








减少对环境破坏
降低原料成本
降低污染处理成本


产品A




产品B















下游
产业


如何实现
循环经济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个人消费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适度消费
40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要点精析







41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 (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2.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  )
A.罐头厂      B.啤酒厂
C.造纸厂 D.养猪场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对点训练
B
D
(2019·韶关质检)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于2015年建成,形成覆盖甘肃全省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结合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结合图乙,分析该地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
图乙 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示意图
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对点训练
废渣、矿渣、电石渣、盐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经济的发展,体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
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如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2)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
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链接高考
[参考答案] 
(1)(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2)生产过程:
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参考答案] 



我 们 的 家 园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