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安江中学期中考试卷[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新安江中学期中考试卷[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7-09-21 16: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
选择题一(每题1分,共30分)
1、SARS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能使人致病 B.具有细胞结构 C.由有机物组成 D.能产生后代
2、最可能构成脂肪的一组元素是
A.C、H、O、N B.C、H、O
C.C、H、O、P D.C、H、O、N、P
3、表示肽键的正确方式是
4、水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它在生物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占细胞鲜重的绝大部分。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A.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不变 B.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C.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降低 D.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
5、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心肌细胞比表皮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6、ATP、脱氧核苷酸和细胞膜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 B、C、H、O、N
C、C、H、O、N、P、S D、C、H、O、N、P
7、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分别是
A、蛋白质和核酸 B、水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肪 D、无机盐和蛋白质
8、当孕妇发生抽搐时,应当注意补充
A、β-胡萝卜素 B、钙盐 C、维生素 D、葡萄糖
9、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
A、糖类 脂肪 蛋白质 B、脂肪 糖类 ATP
C、脂肪 ATP 蛋白质 D、糖类 脂肪 ADP
10、区别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的依据是
A、氨基不同 B、R基不同
C、羧基不同 D、碳原子数目不同
11、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要将一个由4条肽链共28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彻底消化,需要消耗水分子的个数是
A、284 B、287 C、288 D、289
12、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的氨基酸,有的不是,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缩合成的化合物,含有的游离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A、3 3 2 B、4 3 3 C、2 2 2 D、3 4 2
13、真核细胞中无生物膜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染色体 B、中心体和核糖体
C、核糖体和染色体 D、液泡和内质网
14、对能量释放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内质网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15、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16、下列物质进入细胞内不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的是
A、二氧化碳、氨基酸 B、二氧化碳、甘油
C、氧气、葡萄糖 D、乙醇、K+
17、与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B、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C、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线粒体
D、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
18、在真核细胞内不能作为DNA载体的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叶绿体 D、染色体
19、组成染色体的物质是
A、DNA和蛋白质 B、RNA和蛋白质
C、核酸和蛋白质 D、DNA和RNA
20、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番茄、大豆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21、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消失和染色体的出现分别发生在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末期 C、中期和后期 D、末期和前期
22、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发生了变化 B、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能够无限增殖 D、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
23、能水解淀粉酶的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肽酶
24、一份淀粉酶能使100万份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但不能使一份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这表明酶具有的特点是
A、高效性和专一性 B、高效性和低效性
C、专一性和低效性 D、多样性和高效性
25、在ATP中,水解后能释放大量化学能的键位于
A、腺苷与磷酸基之间 B、磷酸基内部
C、磷酸基之间 D、腺苷内部
26、据测定世界著名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平均每次出拳的力量高达200磅,试问能引起如此之高的拳击力量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人体细胞内的ATP B、饮食中的ATP
C、人体细胞内的糖类 D、人体细胞内的脂肪
27、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Ⅲ和苏丹Ⅳ鉴定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28、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次序是
A、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29、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的状态如下图中的哪项
30、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变途径,错误的是
A、碳原子:CO2→C3化合物→(CH2O)
B、氧原子:H2O→O2
C、氢原子:H2O→ATP→(CH2O)
D、氧原子:CO2→C3化合物→(CH2O)
选择题二(每题2分,共20分)
31、下列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细胞壁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膜 ⑦核糖体 ⑧细胞膜
A. ①、②在噬菌体、大肠杆菌、衣藻、草履虫体内都存在
B.③、 ⑦、⑧在大肠杆菌与衣藻体内都存在
C. ①~⑧在大肠杆菌与衣藻体内都存在
D. ①~⑧中除③、④以外,其余的在衣藻与草履虫体内都存在
32、下面是五位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
甲:用平面镜对着光源以增大视野亮度
乙:观察切片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
丙:用卫生纸擦试目镜
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感觉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
戊:使用低倍物镜找不到细胞,于是立即换高倍物镜期望能快速找到细胞
上述操作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丁 C.乙、丁、戊 D.乙、戊
33、为提高塑料大棚内蔬菜的产量,根据光合作用的条件可采取哪些措施
A、增加光照,提高温度 B、白天增加光照,夜间提高温度
C、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D、白天增加光照,夜间适当降温
34、在光照充足的环境里,将黑藻放入含有18O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分析18O放射性标记,最早出现在
A、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中发现
B、在植物体内的淀粉中发现
C、在植物体内的淀粉、脂肪、蛋白质中均可发现
D、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发现
35、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后有染色体
A、46条 B、92条 C、23条 D、184条
36、细胞有丝分裂时,DNA含量相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是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
37、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差异的是
A、前期、后期和末期 B、前期、中期和后期
C、间期、前期和后期 D、间期、前期和末期
38、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间期、前期和中期 B、前期、中期和后期
C、中期、后期和末期 D、间期、后期和末期
39、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绿光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与葡萄糖生成量的变化是
A、C3突然增加,C6H12O6减少 B、C3与C6H12O6都减少
C、C3与C6H12O6都增加 D、C3突然减少,C6H12O6增加
40、右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
照光24小时后,经脱后、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
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
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说明
光合作用需要CO2;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⑤光合作用制定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②
非选择题
1、如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试回答以下问题:(共6分,每空一分)
(1)只有借助 (仪器)才能观察到图中所示的各种细胞结构。
(2)与图中[①]结构的形成有关的是图中[ ] 。
(3)切开西瓜,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图中[ ] 。
(4)若该细胞为叶肉细胞,正处于光照条件下,则将CO2还原成糖类的部位是[ ]
(5)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与此相关的酶的合成发生在[ ] 上。
图A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共18分,每空一分)
(1)A图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期,该时期结束时,有四个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四个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相应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图所示的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条,DNA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个。
(3)B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变化曲线,图A所示的为其中的___________段。
(4)图B中de段表示有丝分裂____________期的_________期,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g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6分)
处 理
A
B
C
SiO2(少量)



CaCO3(少量)



95%乙醇(10mm)



蒸镏水(10mm)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
(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
原因是 。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
原因是 。
(3)C处理得到的深渊颜色是 ,
原因是
4、(8分)H2O2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的伤口;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H2O2,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过氧化氢酶,能使其分解为无毒物质。请分析图中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①——⑥号试管中,最先产生气泡的是试管 ,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最多的是试管    。
(2)在试管②中,选用新鲜肝脏做实验,是因为新鲜肝脏中    。
A.含过氧化氢多   B.过氧化氢酶易挥发
C.含酶的种类多      D.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强
(3)在实验中取新鲜肝脏,迅速剪碎投入试管②中,剪碎的目的是 。
A.防止过氧化氢酶挥发    
B. 防止过氧化氢酶分解
C.防止细胞中过氧化氢酶的释放
D.使肝脏组织细胞破碎,过氧化氢酶与H2O2充分接触
(4)观察实验①--⑥号试管,几乎无气泡产生的是 。
(5)比较①和②号试管,所看到的现象说明: 。
(6)比较②和③④⑤⑥号试管所看到的现象说明: 。
(7)在③、④、⑤、⑥试管中,除 号试管外,其他试管中所给的 条件都有可能破坏H2O2酶的分子结构,从而使其失去活性。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每空2分)
细胞到了一定时期会像树叶那样自然死亡,但是这种死亡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而非病理性死亡,所以叫细胞的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正是由于发现了细胞凋亡的规律,英国西德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美国的H·罗伯特·霍维茨(H Robert Horvitz)和英国的约翰·E·苏尔斯顿(John E Sulston)三位科学家被授予了2002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他们的工作对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正常的生命都需以 的方式产生新细胞,同时也有细胞的死亡,从而维持机体细胞数目的动态平衡。
(2)癌细胞是一类恶性增殖细胞,癌症就是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而造成的,对于癌症目前医学上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然后再“化疗”,“化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药剂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即抑制 ,达到终止 的目的,从而控制病人病情的恶化,未来可采用诱导细胞凋亡治疗癌症。
6.(每空1分,共6分)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不仅化学性质不变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试分析下列有关实验:(1)如果用18O标记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周围的空气中,能够收集到含有18O的物质有氧气、水,它们主要分别通过 、
生理过程所产生。
(2)把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快速分离出细胞内的ATP,发现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带上了放射性标记。请用反应式表示这一变化的过程 。
(3)在光照的条件下,向培养小球藻的试管内通入用14C标记的浓度为1%的14CO2,第5分钟再通入浓度为2%的14CO2,第15分钟后再供给0.003%的14CO25分钟,并维持各时间段内相应的CO2浓度。在这个过程中,分别检测小球藻内的有机物(葡萄糖)、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放射性强度,得到上图中a、b、c三条曲线。这三条曲线表示的化合物依次是 、 、 。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
选择题一(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选择题二(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
选择题一(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选择题二(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非选择题
1、(共6分,每空1分)
(1) 。
(2)[ ] 。
(3)[ ] 。
(4)[ ]
(5)[ ] ,[ ] 。
(共18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
3、(共6分,每空1分)
(1) ,
(2) ,
(3) ,
4、(共8分,每空1分)
(1) ,    。
(2)    。
(3) 。
(4) 。
(5) 。
(6) 。
(7)
5、(共6分,每空2分)
(1) (2) , 。
6.(共6分,每空1分)
(1) 、 。
(2) 。
(3) 、 、 。

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
选择题一(每题1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B
C
D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C
B
C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B
A
C
A
A
C
A
C
选择题二(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B
D
D
A
C
D
A
A
C
非选择题
1、(共6分,每空1分)
电子显微镜 (2)[② ]高尔基体 (3)[⑦ ]液泡
(4)[⑥]叶绿体 (5)[⑤]线粒体 [④]核糖体
2、(共18分,每空1分)
(1)有丝分裂 ; 前期 ; 染色质;核膜;核仁;纺锤体;发生的相应变化分别是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4条; 8个; 8个。(3)染色体; bc段。
(4)分裂;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3、(共6分,每空1分)
(1)黄绿色 部分叶绿体受到破坏
(2)几乎天色 叶绿素不溶于水
(3)深绿色 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4、(共8分,每空1分)
(1)② ② (2)D (3)D (4)③④⑤⑥ (5)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6)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7)④
5、(共6分,每空2分)
(1)细胞分裂 (2)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分裂
6.(共6分,每空1分)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ADP+Pi+能量 ATP (3)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