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一章 种群的稳态与调节
高三生物 王洪喆?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
C.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D.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青蛙
E.一块菜地上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B一、种群的概念生活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同一物种的所有成员.?肯尼亚某草原上所有的斑马 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
2、年龄结构
3、性比
4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及迁出率
1、种群密度-首要特征概念:公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种群个体数目的多少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面积或容积
研究方法1、直接计数法2、取样调查法植物:样方法动物:标志重捕法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即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思考:假设我们调查的一块地里的蒲公英的分布比较均匀,10个小组各自统计的一个样方的结果如下表:以上各组所报的数值中,经实际询问有2个组是不真实的.这两个组最可能是___组.如果这两个组的实际数据之和为5株,则该地块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___株/m2 .1、83标志重捕法: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
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
N:M=n:m,思考: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鼠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则该草原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头/公顷。962、年龄结构概念: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繁殖后期繁殖期繁殖前期增长型稳定型下降型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3、性比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数量的比例.4、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增加a.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b.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降低意义: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最直接因素.c.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d.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
增加降低三、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增长种群的周期性波动种群的衰亡生态入侵已知: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1) 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248163264128256(2) 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
Nn=2n1.探究活动(3) 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光明日报》消息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6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皮,造成大批树木死亡,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兔群繁殖之快,数量之多足以对澳洲的生态平衡产生威胁。
澳洲本来没有兔子,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定居,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他的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达到6亿只之多。澳大利亚野兔为什么成灾?因为气候适宜,空间充裕,牧草繁盛,没有敌害.自然界还有哪些与素材中野兔 数量增长相类似的情况?一些一年生昆虫、某些小型啮齿类动物,在春季适宜条件下;种群迁入一个适宜其生存的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均会出现“J”型增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①产生条件: 理想的实验条件下;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②增长特点: 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③例子:一些一年生昆虫、某些小型啮齿类动物,在春季适宜条件下;种群迁入一个适宜其生存的新环境后(4) “J”型增长能否一直持续下去?如何验证? 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 思考:1、大草履虫数量是如何增长的?
2、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有什么含义?
3、种群什么时候增长速度最快?
4、该曲线的名称是什么?
5、出现该曲线的原因有哪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①产生原因: ②增长特点: 自然条件下,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内斗争不断加剧,且存在天敌.增长速率不断变化.种群数量由0-K/2时增长速率不断增大;K/2时,增长速率最大;K/2-K时,增长速率开始下降;K值时,增长速率为0。“J”型曲线“S”型曲线种群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现“J”型增长,实际上是“S”型增长的最初阶段,“J”型增长是一定时间内的增长方式,最终是以”S”型增长结束,这是生态因素和物种本身相互影响的结果。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3 、研究种群数量的重要意义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捞?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业及林业用于害虫的预防和监测巩固练习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 信息主要来自于
A.目前的年龄组成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棉铃虫中的雄性个体,则该种群的密度会
A.明显增大 ?B.明显减小
C.相对稳定 ?D.先增后减BA3、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哪个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A B C DD4、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问题。(1)如果种群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 ?
(2)如果将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是 ?ab5、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 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 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__?
(3)迁入种群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8年后,种群数量
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
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减少,天敌增加 sdb食物充足又无天敌思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