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六单元 · 课外古诗词
浣溪沙
知识与能力
通过多媒体资料读、背课文,积累文言语汇,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学生对文言诗文的解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后用作词牌名,属小令。均双调,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共42字。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走进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欧阳修,范仲淹皆出于其门下,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谥元献,存《珠玉词》和清人辑《晏元献遗文》。
背景资料
《浣溪沙》这是晏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其语言疏淡闲雅,而意蕴却虚涵深广,能给人们哲理性的启迪。
朗读课文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疏通文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疏通文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理清脉络
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流逝。
下片: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
合作探究
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寂寞和对年华流逝的感伤。
合作探究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妙处,“徘徊”的妙处。
明确:“独”字它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在惋惜、欣慰、惆怅之余的独自沉思。“徘徊”一词表达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
合作探究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明确: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好处是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合作探究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是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明确: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竟无力挽转的叹惋,对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所包含的哲理是,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出现,生活不会因过去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合作探究
5、“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
明确:无可奈何花落去 “花落”小“径”才“香”;“无可奈何”方“徘徊”。
品味赏析
1、联系具体内容说说对比手法的作用。
明确:“新 ”与“旧”对比,新是所唱的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之情。
“去”与“来 ”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品味赏析
2、分析本首词的语言特点.
明确:不用典故、不事饰绘、运用白描、语言婉丽,风味隽永,富于表现力
拓展延伸
你能读出作者在词中的感情吗?
品读晏殊的另一首《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课堂小结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布置作业
把这首《浣溪沙》写成一篇散文, 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