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期末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地球上水圈的主体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江河水 D.地下水
2.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呈固态和液态存在 B.水圈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4.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湖泊,不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
A.洞庭湖 B.都阳湖 C.巢湖 D.青海湖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图1-3-1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关于水的自然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B. 是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的连续运动
C. 使海陆间物质得到交换、但没有能量的输送
D. 水汽输送总是从海洋向陆地方向输送
7.图中①③⑦分别表示( )。
A. 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灌溉
B. 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C. 地表径流、蒸发、人工灌溉
D.跨流域调水、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8.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正确的是( )。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右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该海域位于(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低纬度
C. 北半球中高纬度
D. 南半球中高纬度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2016年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该水库蓄水的最低水位大致出现在( )
A. 3月下旬 B. 7月中旬 C. 9月上旬 D. 12月下旬
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读下面四幅水体相互补给示意图,回答
11.有关图中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图反映枯水期河水补给潜水
B. B图反映丰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C. C图反映湖泊水补给河水,河流处于丰水期
D. D图反映河水补给湖泊水,河流处于丰水期
12.关于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湖泊对河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B.水库被称为人工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
C.一般情况下,潜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
D.无论何种状况,潜水与河水都可相互转化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3.图中甲地及其附近内陆地区往往出现大气能见度较低的现象,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 沙尘暴多,能见度偏低
B. 气候湿润,多发暴雨,能见度下降
C. 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堆积物疏松,易产生扬沙天气,能见度低
D. 寒流流经,水汽凝结,成雾频繁
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15.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图乙为测得的图甲中L河流一水文站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6.导致L河流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的主要原因( )
A. 连续暴雨 B. 气压变化 C. 气温变化 D. 连续阴雨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7.影响图示洋流前进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盛行风
B. 盐度差异
C. 陆地形状
D. 水温差异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四题。
18.关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 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用之不竭
图1—3—7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
19.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
B.②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
C.③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寒流
D.④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20.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C.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读漫画(图1-3-8),回答21~22题。
21.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
A.由于过度采矿,形成地下采空塌陷区 B. 地下水因过度开采,已经枯竭
C. 由于过度抽取,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D. 地下水受污染严重,引起恐慌
22. 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 进行人工回灌 B. 禁止开采矿产 C. 人口生态移民 D. 改变生产方式
23.有学者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型缺水,将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
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源型缺水。下列城市中,水源型缺水严重的是( )。
A.乌鲁木齐 B.杭州 C.广州 D.南宁
24.目前全球水环境问题严重,为了防止水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 ②合理开采,做到采补平衡
③加强污水处理 ④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下列属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是( )。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进一步完善跨流域调水系统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6.读“全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中低纬大洋环流为例,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可表述为北(半球)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按照洋流的冷暖性质,以大洋为中心,东侧多为________流,西侧多为________流。
(2)①~④中可以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球大洋环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对局部地区来说,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____作用。
27.读“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
\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和乙图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28.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寒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②海域容易出现海雾的原因。
(2)简述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3)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是____________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29.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4)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30.读澳大利亚两城市降水量比较表和下面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1)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指出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简析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
1-5 BDADD 6-10 ADABA 11-15 DDBBC 16-20 CCDAD 21-25 CAADB
26.【答案】(1)顺 逆 寒 暖
(2)① 处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区,饵料丰富
(3)全球热量平衡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分布及影响。根据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判断。
27.【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
(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
(3)画图略。 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
(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盛行上升流。
28.【答案】(1)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2)P地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被加温加湿,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3)北海道 位于温带的大陆架海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饵料多。
29.【答案】(1)海陆间循环
(2)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3)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4)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枯竭;沿海地带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导致地面沉降或塌陷。
30.【答案】(1)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中西部递减(或北、东、南三面沿海多,中西部少)。
(2)1月(夏季):悉尼降水远多于珀斯,原因是悉尼夏季受来自太平洋面上东南风影响而降水多;副热带高压南移控制珀斯而降水少。 7月(冬季):悉尼降水少于珀斯,原因是悉尼受到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西北风影响而降水少,西风带北移控制珀斯而降水多。
(3)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市场广阔,适应性强;对外运输便利;政府政策鼓励与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