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节 生态系统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生态系统的概念、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及生态系统的功能。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池塘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分析归纳,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使学生逐步确立生态学观点,懂得保护好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义、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应当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功能。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提问、举例、讨论、归纳、总结。
引言:提问观察视频(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分类归纳一、生态系统举例子加深理解投影一些生态系统图片视频池塘生态系统模拟图生产者消费者1)初级消费者2)次级消费者3)三级消费者分解者归类非生物的物质非生物的能量二、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1、生态系统的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再次观看池塘生态系统视频巡视及时提醒练习投影小结:投影食物网同一营养级三、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反馈练习投影练习小结:(投影知识结构体系)课堂练习(食物链和食物网)课后作业教后反思: 复习前一课内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其组成的群体分为种群、群落,那什么是种群?什么是群落?各举一例。师: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以下的画面,这是一片草原,注意你看到了什么?提问:很好,牛、马等可各自称为一个种群。那么所有的草也是一个种群吗?(生:群落) 除了这些群落,还有草所生长的土壤、水分、空气、阳光、温度等,这些我们称之为无机环境因素。也就是说刚才我们所看到的这片草原除了生物群落还有无机环境,那么这样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刚才我们看了一片草原是一个生态系统,下面请同学来举例,你所知道有哪些生态系统?注意:要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因素。师:很好,其实我们身边也是处处存在着。如我们所处的东湖中学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像这些,我们称之为自然生态系统。还有一些,比如:一片农田;家中的一个养鱼缸,里面有金鱼藻、水草、鱼、细菌、阳光、水等,也构成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见,生态系统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这些都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片海洋、一块农田、一个城市(如上海市,也可称一个生态系统)……下面我们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同学们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些什么?刚才的画面可能不是非常清楚,那我们看一下这张静态模拟图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池塘里的成分。像水草等水生植物、浮游植物这些有何共同点呢?很好,进行光合作用,即利用阳光,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也就是制造了有机物。因此,我们称之为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但硝化细菌等也是)我们再看,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小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像这些动物是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为生、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称之为消费者。其中,浮游动物是以浮游植物(生产者)为食,即植食性动物,称之为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称之为次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小型肉食性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称之为三级消费者。都听过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何像秋天的落叶等会腐烂呢?离不开一些腐生细菌等的作用。它能把动、植物的尸体、动物粪便、枯枝落叶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再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有分解有机物的作用,称之为分解者。分解者还可以使哪些生物呢?腐生细菌(如枯草杆菌)腐生真菌(如霉菌、蘑菇)腐生动物(如蚯蚓、粪金龟、秃鹫)同学们看,除了这些,这个池塘生态系统中还有什么呢?像水、淤泥等,称之为非生物的物质。还有太阳能称之为非生物的能量。同学们将这个池塘生态系统成分分为两大部分,那应如何划分呢?生态系统的成分(2)非生物成分 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空气、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等。(2)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那么,各生物成分分别在生态系统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呢?有什么功能?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首要成分。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是怎样连接的呢? 分解者生命世界 无机自然界 生产者分解者与生产者一起构成了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注意仔细观察画面 (及时引导)同学们看到大鱼吃小鱼了,那么小鱼呢?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师:是泥巴吗?确切的说是泥巴里的浮游植物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左边为被食者,右边为捕食者)将这几种生物联系起来。食物链: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写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观察回答各生物处于何营养级? 植物-----------〉兔----------〉鹰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再观察: 植物-----〉昆虫------〉青蛙------〉蛇-------〉鹰 兔 这里的鹰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是不同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箭头所示方向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由被食者指向捕食者。巩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数食物链的数目逐一回答像兔、鼠、昆虫这些都处于第二营养级称之为同一营养级:处在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这些食物链连成网状,称之为食物网。每一类生物都行使着特定的功能,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表现出一定的功能。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食物网能量流动的过程: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 呼 吸 作 用太阳能-----〉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分 解 者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还有哪些流向呢?呼吸作用,被分解(如落叶可以燃烧,说明其中有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不可逆转 逐级递减(10%-20%)能量金字塔(能量换算)从已学的知识:种群和群落导入,观察一草原生态系统的视频,让学生说出所看到的,比较,还发现了除了生物群落,还有无机环境,这样引出生态系统,顺理成章。接着,让学生举例,加深理解。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得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观看视频(大鱼吃小鱼),由人们所熟知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浮游植物)”入手,让学生用“---〉”将四种生物联系起来,从而引出食物链,及时巩固,再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强调写食物链要注意的几点。让学生数食物链数目,得出食物网概念。再引出生态系统的功能,出示能量金字塔,让学生换算,强调了学生思维、动手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过三次的修改,上的还是比较顺的,不足之处:能量流动再讲得慢些,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紧密围绕生活实际,易理解,感兴趣。 回答举例举例仔细观察答:牛、马、羊、草、蓝天白云(多位同学,互相补充)举例生:海洋;森林;……生物圈观察答:鱼、虾、水草、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归纳思考举例蚯蚓、细菌观察回答提问 回答巩固光合作用分解作用观察黑板上写思考 书写回答一起回答观察回答被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散热分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