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7-09-19 21: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激素的调节
1、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
b、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c、 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a、 通过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b、 培养学生大胆假设的能力
2、 教学重点
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落实方案:利用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落实方案:联系生产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3、 教学难点
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的特点
(突破策略:图片形象展示生长素的作用过程,变抽象为形象。)
4、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对比分析法、讲述法。
5、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
[导课]
教师讲解生物体的第三个基本特征: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并列举应激性的例子。
师:如果你走路时,不小心踩着一个钉子,你会有什么反应?
在玉米的生长季节,偶尔玉米倒伏,但是,经过几天我们发现玉米又开始直立生长,
还有,放在窗台上的盆花,朝向光源生长的特别茂盛。
这些都是生物体的应激性,所以,可见生物体都是生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却能使自身各个部分协调配合,这些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关系。
[目标达成]
1、 植物的向性运动
师:(展示图片)室内花盆植物向光生长,引起这种现象的刺激是什么呢?
生:光。
师:(展示图片)无论种子的胚朝向哪个方向,根都会垂直向下生长,引起这种现象的刺激是?
生:重力。
师:这些现象不仅属于生物的应激性,还可以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请同学试答什么是向性运动。
(生答,师鼓励并强调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师:那么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
生:激素调节。
2、 生长素的发现
(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实验结论)
第一个实验:向光性现象
师: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生:植物具有向光性
师:是什么引起了植物的向光性呢?向光性跟谁有关呢?
第二个实验:向光性研究
师:切去尖端发现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
生: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都与尖端有关
(师鼓励学生继续大胆提出假设)
师:即只有具有尖端,才能在单侧光照射下发生生长弯曲,那么,感光部位在哪里呢?
第三个实验:感光部位研究
师:很明显,这个实验说明了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但是,虽然生长弯曲以及感光部位都与尖端有关,可是实际生长弯曲的部位,却是在尖端以下的部分,为什么呢?
生:可能是尖端产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产生了影响。
第四个实验:验证性实验
师:以上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促进植物的生长
单侧光 尖端 生长素
(2)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4、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们明白我们正在使用着生长素,从而更容易地理解生长素的作用)
[目标巩固]
1、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了传粉受精,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D )
A、喷洒氮肥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磷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2、将燕麦胚芽鞘置于甲、乙两块琼脂上,并用云母片(不透水)插入燕麦的尖端部分,则甲、乙两块琼脂的生长素浓度比较是( C )
A、甲 〉乙 B、甲〈 乙
C、甲=乙 D、不能进行对比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什么是植物的向性运动以及向性运动产生的原因,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在生产实际中,使用一些生长素类似物达到农业要求。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收获季节练习题
6、 板书设计
第1节 植物激素的调节
一、向性运动——生长素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概念 1、促进植物生长
2、 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 2、具有双重性
1、 达尔文的实验
2、 温特的实验 四、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郭葛等人提取生长素
横向运输
极性运输
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
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
向光弯曲生长
低浓度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可以抑制生长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
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促进果实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
一定浓度



原因
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