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的调节(复习)[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植物激素的调节(复习)[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1-30 11: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 第三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考点1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要求及复习策略1.植物的向性运动 ;
2.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及复习策略复习策略:1.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填空题常以析图题出现,设计实验题(如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及提供材料的实验设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实验等)可能仍成为以后的考试方向。
2.“植物激素的调节”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是相对独立的部份,与其它章节知识联系较少,但知识的实践性较强,要多联系生产实践,注重一些探究性及验证性实验的设计,同时也要注意对一些图解和坐标曲线的理解。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调节 生长素 植物激素 发现:植物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合成部位:分生组织分布部位:植物所有器官,集中在生 长旺盛的部位运输:极性运输、横向运输生理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应用:育无籽果实、整枝修剪、防落花落果乙烯:主要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赤霉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脱落酸:主要抑制细胞分裂和伸长知识框架上述现象分别是由什么外界刺激引起的?有什么共同特点? 植物的运动 向性向重性向光性感夜性感震性-含羞草 植物的运动 —感性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1、向性运动概念:2、向性运动意义:是植物的应激性,使植物适应外界环境.区别:应激性、向性运动、感性运动例1. 下列关于植物的向性运动,错误的是
??
A.触动含羞草的叶子,叶子小叶就收敛起来,这是含羞草的一种向性运动
?? B.植物的向性运动是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
?? C.引起植物的向性运动的外界因素有地心引力、水、肥、单侧光、离心力等
?? D.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的一种应激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1.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昙花夜间开放
B、向日葵幼嫩的花盘随太阳移动而转动
C、合欢的树叶晚间合拢
D、含羞草受到震动后叶片闭合B巩固题: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关于生长素的经典探究实验阅读教材P46-47页,要求学生寻找各个实验的目的、变量及结论等。回问题1: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外界因素是什么?
请设计实验探究这个问题假设:结论:变量:预期:方法步骤与结果:材料:1、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外界因素是单侧光照。2、单侧光与胚芽鞘是否生长无关引起向光生长的外界因素是单侧光受到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无光照条件下胚芽鞘将不生长;均匀光照条件下的胚芽鞘将直立生长①无光照;②单侧光照;③均匀光照。单子叶植物(如玉米、燕麦)的胚芽鞘单侧光照下: 向光弯曲生长
无光照和均匀光照:直立生长小结:2、本实验为什么用单子叶植物如玉米、小麦的胚芽鞘作实验
材料?如何选材?①具有代表性,能充分说明问题,揭示事物本质;②价廉易得。3、设置对照有何意义?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条件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为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对其他因素进行监控,需要设置对照。为了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便于进行归因分析:若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不同,则不同的结果与单一变量有关,否则无关。实验组是单侧光照,对照组是无光照或均匀光照,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即要研究的变量)不同即单一变量。1、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①胚芽鞘尖端遮光;②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遮光实验对比分析:预期现象与实验结果有差异。可能是实验误差,也可能是实验假设错误。若是实验误差可以用检验性实验加以修正;若检验性实验与前面的探索性实验现象相同,则可判断为假设错误。方法步骤与结果:问题2: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什么?假设: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变量:假设错误,感受单侧光的部位不是胚芽鞘尖端以下的一段,可能是胚芽鞘的尖端。结论:预期:尖端遮光(尖端以下照光)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尖端以下遮光的胚芽鞘直立生长尖端遮光:直立生长
尖端以下遮光: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的部位是尖端。①保留胚芽鞘的尖端;②切除胚芽鞘的尖端。2、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假设:结论:变量:预期:保留尖端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切除尖端的胚芽鞘直立生长或不生长。方法步骤与结果:1、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而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部。研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法:切除法单侧光下:保留尖端:弯向光源生长
切除尖端:不生长、不弯曲胚芽鞘的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可以通过琼脂块运输给尖端下部,并引起下部生长和弯曲。假设: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且该物质会向下运输并对下部造成影响。这种物质就可以通过琼脂转移,并使切除了尖端的胚芽鞘生长和弯曲。温特实验(1928年):问题3 :胚芽鞘的尖端为什么能引起尖端下部生
长并弯向光源?结论:问题4: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物质是什么呢?1934年, 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鉴定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吲哚乙酸,并取名—生长素。(二)、植物激素的概念: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叫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产生部位:
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的种子。
叶片、根尖也可产生少量生长素。 分布部位:
主要在生长旺盛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幼嫩种子等。
衰老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少。运输方向:主要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在根尖、茎尖还可以横向运输。(四)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方向:极性运输、横向运输方式:主动运输三、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根据下列实验分析,单侧光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使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弯曲生长。例2 、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例3、(04·江苏)右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下图是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六个实验,用单侧光由右向左照射。 说明:(A)移去胚芽鞘尖端(B)尖端用锡箔纸盖住(C)完整的胚芽鞘(D)把一片云母插入胚芽鞘照光的一边(E)把云母片插入背光的一边(F)用一薄层琼脂,把尖端和下部分隔开。 (1)实验(A)的结果是:
(2)实验(B)的结果是:
(3)实验(C)的结果是:
(4)实验(D)的结果是:
(5)实验(E)的结果是:
(6)实验(F)的结果是: 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不弯曲;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源相对一侧弯曲生长;弯向光源生长;巩固题2、下图为几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试分析各组实验的结论(①~⑤),将编号填在适当的括号中。 图注:1不透光罩;2切去尖端;3不透水云母片;4不透光锡纸小帽;5不透光锡纸筒;6琼脂块;7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 ①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是具有尖端的缘故②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③ 胚芽鞘尖端可能向下传递了某种物质 ④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⑤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2。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二)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与生长素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①低浓度时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过高甚至杀死植物;②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最敏感。——调节植物生长(一)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具有两重性思考: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 生长素浓度反应是否相同呢?....ACBD浓度高浓度高生长快浓度低茎生长快根生长慢生长慢浓度低2.原因:顶芽不断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因此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 (三)、顶端优势:1.概念: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3.解除:摘掉顶芽。 能否用实验证明此结论?将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涂在切除了顶芽的枝条断口上
41和2,3和4,1和31、曲线AB段表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
4、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
_______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 的促进作用加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对生长无影响抑制生长。1、(05·上海)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顶芽生长衰弱,促进侧芽生长
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
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抑制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抑制
2、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B巩固题:ABCD3、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影响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点对应的均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B. 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C. e点对应的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D.a、d点所示生长素的浓度是相同的4、如图所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①②③④分别为其生长正常的侧芽,自然条件下,四个侧芽生长素浓度最高和摘去顶芽后最先发育成侧枝的分别是
A.①① B.②①
C.③④ D.④①五、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第一: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第二:促进果实发育◆ 对不易生根植物,在插枝下端涂抹生根粉(或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1、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棉花摘心、果树修剪、花木整形等。◆ 扦插繁殖时,保留枝上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发育着的种子合成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实验证明)第三:防止落花落果◆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诱导无籽果实◆ 促进菠萝开花◆ 除草剂 第四:其它四、结果预测:三、方法步骤:
1、选择一批发育正常,即将开放的黄瓜雌花,为每朵花套上透明纸袋,用回形针将袋子固定好,然后将这些花平分为三组,分别挂上标有1、2、3的小纸牌。
2、将三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处理:第一组,不做任何处理;第二组,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后再套上纸袋;第三组,人工授粉后再套上纸袋。一、材料:未开花有花蕾的黄瓜
二、器具和药品:透明纸袋、回形针、小纸牌、剪刀、镊子、毛笔、烧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第一组:子房脱落 第二组:无籽黄瓜 第三组:有籽黄瓜1.人工方法获得无籽番茄的措施是( )
A.在传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B.开花后,在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C.开花后去掉雄蕊,在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D. 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在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巩固题:2. 番茄的正常体细胞中有12对同源染色体,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使之发育成果实,则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
A. 12条 B. 24条
C. 36条 D.48条DB六、其他植物激素:1、细胞分裂素:存在: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茎尖、 根尖、未成熟的和萌发的种子、正在发育的果实)。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2、乙烯:广泛存在:多种组织,特别成熟的果实中。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3、赤霉素: 存在:根尖和嫩叶等。主要作用:促进茎的伸长,解除休眠。4、脱落酸:主要作用:生长抑制剂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 存在:植物各器官中。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激素在任何一个生物体内,有促进的作用,必然也存在着抑制的作用,促进和抑制是并存的。只有促进没有抑制,这个系统的平衡是不能维持的,最后的结果是崩溃。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植物生长促进剂,如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另一类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如脱落酸和乙烯。这些激素的相互作用 的关系如何呢?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起作用。【巩固练习】1.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深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同时,在缺氧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2.农业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
A、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3.在农业生产上,通过移植能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移植过程中能 ( )
A、促进侧根生长素的产生 B、抑制侧根生长素的产生
C、破坏了根的顶端优势 D、生长素可促进扦插枝条长根CBC5.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
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
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 )4.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盆中是切去胚
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
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
盆的幼苗_______________生长;B盆幼苗___________生长;C
盆的幼苗______________生长。
直立不向光弯曲B 6.一只正在发育的桃子被虫蛀了,结果桃子停止发育,虫蛀的部位最可能是 ( )
A、果肉 B、柱头 C、子房壁 D、种子
7.在黄瓜植株上,有的雌花结出果实,有的雌花上的“小黄瓜”不能发育。请分析回答
(1)“小黄瓜”属于雌蕊的_____________部分。
(2)用何种方法可使此“小黄瓜”发育长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长大的黄瓜与自然长成的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现象可以说明,子房的发育不一定需要__________子房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没有种子种子D谢谢!祝大家学习进步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