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课件(21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课件(21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30 16:29:56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第2章·第1节
一、课程导入
你能用直观的方法区分下列的两种变化吗?
图1
图2
一、课程导入
【分析】
图1:水的汽化
——
物理变化;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图2:水电解实验:当给水通直流电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如何观察到原子呢?
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苯分子图像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因为这种方式更形象直观。我们曾用蓝球表示氧原子、用黄球表示氢原子,通过假设得出水分子电解生成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的模型。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用模型来表示各种不同物质分子。
氮气分子
二氧化硫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现在已知的原子有几百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就好像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可组成成千上万个英语单词一样。
原子的种类或数目不同,构成的分子也不同。
氢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一氧化碳分子
甲烷分子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乙炔分子
碳原子
氧原子
构成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
甲醛分子
二氧化碳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水的汽化是物理变化
液态水
气态水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变化过程模型:)
通电
重新组合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水分子
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氧原子结合生成1个氧气分子。2个氢原子结合生成1个氢气分子。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氧化汞分解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水分子的拼图”。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不同点
相通点
相关
关系
注意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分裂,重新组成新物质的分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后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质甚微,体甚小,有间隙,永恒运动,同种性质相同,不同种性质不同。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都可以构成物质。
分子比构成分子本身的原子大,但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氮气、酒精、蔗糖、一氧化碳、甲烷……
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例如: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金属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
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时,______是不一样的。
碳原子
结构
金刚石
石墨
足球烯
思考: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二、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
金由金原子构成
铁由铁原子构成
三、随堂练习
1.试用原子和分子的知识来分析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1)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随堂练习
2.试用原子和分子的知识来分析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1)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2)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3.从课本图可知,水和过氧化氢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是因为(

A.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同
B.水分子和过氧化氢构成时原子种类不同
C.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所含氢原子个数不同
D.以上都不对
A
四、课堂小结
构成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以后学)
构成
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氧气、氢气、蔗糖、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很多种;
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如铁、铜、铝等)、石墨等。
原子
再见《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也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
2.知道原子构成物质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3.通过学习物质微观粒子科学史,了解科学发展是不断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并提出新理论的过程,培养探究精神和质疑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可由原子直接构成;
原子构成分子的结构和种类决定物质的性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粒。
【教学难点】
原子构成分子时的结构和种类不同决定物质的不同性质。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课件展示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这两种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教师总结:
图1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图2水电解实验:当给水通直流电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
新课讲解
[师]展示资源“原子的提出”,并讲解。
人类对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学者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就认为:万物都是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我国古代也提出了“端”的概念。并认为它是物质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单位。
近代原子学说奠基人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1803年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所组成”的科学假说,并认为构成物质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生]学习并初步理解“原子”的概念。
[师]教师提问:既然原子那么小,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观察到这么小的原子呢?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原子发现的资料。
[生]交流并讨论。
[师]演示课件展示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苯分子图像和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让学生观察,感受现代科技的力量。既然原子这么小,那么人类如何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原子呢?
[生]观看课件并思考。
[师]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简单。就如同一根唱针扫过一张唱片,一根探针慢慢地通过要被分析的材料(针尖极为尖锐,仅仅由一个原子组成)。一个小小的电荷被放置在探针上,一股电流从探针流出,通过整个材料,到由底层表面。当探针通过单个的原子,流过探针的电流量便有所不同,这些变化被记录下来。电流在流过一个原子的时候有涨有落,如此便极其细致地探出它的轮廓。在多次的流通后,通过绘出电流量的波动,人们可以得到组成一个网格结构的单个原子的美丽图片。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模型和符号的相关知识,当一个物质太大或太小不方便我们研究时,人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和原子都太小了,小到我们必需要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所以我们也用模型来表示。因为这种方式更形象直观。我们曾用蓝球表示氧原子、用黄球表示氢原子,通过假设得出水分子电解生成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的模型。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用模型来表示各种不同物质分子。提问学生:为什么简单的几种原子模型可以构成多种分子模型。
[生]学生思考、讨论。
[师]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就好像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可组成成千上万个英语单词一样。
[生]观看图示并思考并理解。
[师]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氢气分子、氧气分子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但一氧化碳分子、甲烷分子、过氧化氢分子等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那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知识,从微观点击角度分析电解水和水的汽化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学生交流讨论。
[师]总结:水的汽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
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氧原子结合生成1个氧气分子。2个氢原子结合生成1个氢气分子。
[师]播放演示动画“氧化汞的分解”。
[生]观看动画并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完成“水分子拼图”这个练习。
[生]一个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察,进一步理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现在请同学们讨论分子和原子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呢?可以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生]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总结。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分子、原子的比较。
[师]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氮气、酒精、蔗糖、一氧化碳、甲烷……等;但是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例如金属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的等等。金属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非金属固体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硫、金刚石、石墨等等。
[生]学生观看课件并理解。
[师]课件展示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的原子结构,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为什么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呢?
[生]学生交流、分析并讨论。
[师]讲解:因为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类物质时,原子排列方式不一样,造成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
三、随堂练习
1.试用原子和分子的知识来分析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1)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在受热状态下分子剧烈运动使分子间距离变大,从而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由于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
(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在通电情况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由于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的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
2.从课本图1-14可知,水和过氧化氢不属于同一种物质是因为(

A.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不同
B.水分子和过氧化氢构成时原子种类不同
C.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所含氢原子个数不同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一、水电解实验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同步测试】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氯化钠、水
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性质
B.相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4.当你在复印机旁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可能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变成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氧气与臭氧互为同位素
C.臭氧分子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氧气、臭氧是两种不同单质
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
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6.将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200毫升,这说明(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可分解成原子
7.固态碘受热后变成了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成蓝色,这说明(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8.下列对如图所示四种分子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B.氮分子和氢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
C.比较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能说明分子可由种类不同的原子构成
D.比较氮分子和氢分子,能说明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_______种原子,
甲醛分子中有______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____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 ______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______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C
6.C
7.D
8.B
9.答案:(1)2
3
5
4
3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相同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