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31 20: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富贵不能淫》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词汇,背诵精彩片段。
2.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文言词汇,背诵精彩片段。
2.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教学难点〗
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节奏。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3、准确翻译课文。
一、导入新课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我们已经学过孟子的哪些文章?先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孟子。
二、自主学习:
1、根据课文填空
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⑵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⑶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⑷以天下之所顺, , ,战必胜矣。
⑸《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2、了解作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 ,字 。 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 》一书,南宋朱熹把它和《 》《 》《 》合称为“四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 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公孙衍( ) 贫贱( ) 丈夫之冠( ) 不能淫( ) 妾( )妇之道 往之女家( )
4、再读课文,划分节奏:
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⑵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⑶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三、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⑴公孙衍、张仪岂( )不诚( )大丈夫哉?
⑵一怒而( )诸侯惧( ), 安居( )而天下熄
⑶是( )焉( )得为( )大丈夫乎?
⑷子( )未学礼乎?
⑸丈夫之( )冠( )也,父命( )之。
⑹往( )送之( )门,戒( )之曰
⑺往之女( )家,必敬( )必戒( ),无违( )夫子!
⑻以( )顺( )为( )正( )者,妾妇之道( )也。
⑼居( )天下之广居( ),立( )天下之正( )位,行( )天下之大道( )。
⑽得( )志( ),与民由( )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 ) 。⑾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⑿此( )之谓( )大丈夫。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⑵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⑶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⑷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⑸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⑹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⑻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四、课堂检测
1、注音或写汉字
丈夫之冠( ) 往之女( ) 焉( )得为大丈夫 公孙yǎn( ) 贫jiàn( ) 不能yín( )
答案:ɡuàn rǔ yān 衍 贱 淫
2、按课文填空
⑴一怒而诸侯惧, 。
⑵往之女家, , !
⑶居天下之广居, , 。
⑷得志, ;不得志, 。
⑸ ,贫贱不能移, 。
答案:⑴安居而天下熄。⑵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⑶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⑷与民由之 独行其道⑸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3、划分下列句子节奏
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⑵此之谓大丈夫。
答案: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⑵此/之谓/大丈夫。
4、解释加点词语
⑴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
⑵安居( )而天下熄
⑶是焉( )得为大丈夫乎?
⑷丈夫之冠( )也,父命( )之。
⑸往之女( )家
⑹以顺为正( )者
5、翻译下列句子
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⑵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文言知识归纳
㈠通假字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女(rǔ):通“汝”,你)
㈡一词多义
1、得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⑵得志,与民由之(能够????/?实现????)
2、戒⑴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⑵往送之门,戒之曰 (谨慎/?告诫)
3、道⑴行天下之大道 ⑵妾妇之道也(道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原则,行为准则)
4、居⑴居天下之广居 ⑵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居所,住宅???)?
5、之⑴丈夫之冠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⑵母命之(代词,代出嫁的女子)
⑶往送之门(动词,去,到) ⑷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
㈢词类活用
⑴居天下之广居(动词用作名词。原意为居住,文中意思为居所、住宅。)
⑵丈夫之冠也(原意为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文中作动词,意思为行冠礼。)
⑶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本意:惑乱,迷惑。文中意思:使……迷惑。)
⑷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本意:改变、动摇,文中意思:使……改变(动摇)。
⑸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本意:屈服。文中意思:使……屈服。)
㈣古今异义
⑴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今义:成年女子的配偶)
⑵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⑶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位置在中间)
⑷与民由之(古义:遵循;今义:理由)
㈤特殊句式(指出句式并翻译)
1.戒之曰。(省略句,省略主语“母亲”)
(母亲)告诫她说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三、自主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为了证明中心论点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
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景春提出的“大丈夫”标准,孟子首先摆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谈不上是“大丈夫”。然后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观点,进一步说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是“大丈夫”。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真正的“大丈夫”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合作探究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行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5、拓展延伸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6、课堂检测
㈠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文中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描写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㈡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B.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㈢下列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句子是( )
A.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蝉则千转不穷 D.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㈣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是( )
A.丈夫之冠也 B.居天下之广居
C.富贵不能淫 D.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㈤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节选自《从容就义》)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命①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B.涕①见闻者无不流涕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C.志①得志,与民由之 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D.狱①天祥将出狱 ② 小大之狱
2、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 分)
A.独行其道 B.其真无马邪?
C.河伯始旋其面目 D.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2、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孔 曰 成 仁 孟 曰 取 义 惟 其 义 尽 所 以 仁 至
3、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针对景春的“论点”和“论据”,孟子先破后立,先批驳景春的错误观点,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通过比喻、道理两种方法来论证,严谨,科学,雄辩有力。
B. 【乙】文中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视死如归,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C. 【甲】文中“居天下之广居”三句,采用排比句式,指出大丈夫精神的实质;文章体现了儒家的人生追求、人格精神、道德观念。
D. 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只要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就能做到大丈夫之道,【甲】【乙】两文都很好地阐述了这一点。
4、对【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翻译:这些人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
B.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翻译: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C.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贪淫,贫贱不能使他的理想转移。)
5、请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答案:
1、 B (B .都解释为“眼泪” A. “训导”“任命” C .“志愿”“做标记” D.“监狱”“案件”)
2、B( A、C、D三项中的“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 它)的”或“他(她,它)们的”;B项,“其”是副词。表示反诘。译为“岂,难道”。)
3、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1处1分)
4、A(有对比论证)
5、D(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志向改变。)
6、问市场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文天祥)面向南方拜别(故土),然后受刑而死。
(意思对即可,重点字“孰”“拜”)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