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31 20:4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增强对国家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予以贯彻落实。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掌握生字词 3、熟读背诵课文,把握节奏。
一、导入新课
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的:“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自古常言.回顾中国几千年王朝更替史,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使民心背离,这时新王朝就顺应民意而夺取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有关资料
1、有关作者: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其间杂有弟子的话语。《孟子》现存“内书”七篇。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预习设计
1、填空
孟子,名 ,字 , 时期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 ,他主张以 统一天下。
2、给加点字注音
夫( )环而攻之 米粟( ) 域( )民 寡( )助 亲戚畔( )之
3、划分句子的节奏
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⑵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⑶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五、课堂检测
1、注音或写汉字
夫( )环而攻之 域( )民 畔( )之 gu?( )助 亲qī( ) 米sù( )
封jiāng( )
2、填空
⑴孟子,名 , 时期思想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 的著作。
⑵夫环而攻之, ,然而不胜者, 。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⑷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3、下列句中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 B.必有|得天时|者矣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六、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 2、准确翻译课文。
一、复习检查
指名背诵课文。
二、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字
⑴天时( )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
⑵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 )而( )攻之而( )不胜。
⑶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 )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⑷城( )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 )非不多也;委( )而( )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⑸故曰:域( )民不以( )封( )疆之界,固( )国( )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⑹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
⑺寡助之( )至( ),亲戚( )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⑻以( )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⑶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⑷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⑸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⑻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课堂检测
1、解释加点词语
⑴七里之郭( ) ⑵环( )而攻之而不胜
⑶夫( )环而攻之 ⑷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
⑸池( )非不深也 ⑹兵革( )非不坚利也
⑺委( )而去( )之 ⑻域( )民不以( )封疆之界
⑼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⑽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⑾寡助之( )至( ),亲戚( )畔( )之。
⑿故( )君子( )有不战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⑸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⑹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⑴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①夫环而攻之 环: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③委而去之 委: ④寡助之至 至: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⑶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⑷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文言知识归纳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论证方法,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
一、复习检查
1、指名默写课文。 2、翻译重点句子。
二、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2、一词多义
⑴利①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⑵之①三里之城:的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③多助之至:到
④以天下之所顺 :介入主谓
⑶以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②以天下之所顺:用
⑷而①委而去之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
③面山而居
④泉香而酒冽
3、词类活用
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⑵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用,威慑
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用,使……巩固
4、古今异义
⑴池非不深也 池
⑵委而去之 委 去
⑶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
⑷亲戚畔之 亲戚
5、特殊句式
⑴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⑵城非不高也
3、探究课文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5、从第2、3自然段来看,⑴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⑵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⑶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⑷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4、深入探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4、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5、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五、课堂总结
1、本篇在论证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本篇在语言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六、课堂检测
1、理解性默写
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
⑵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
⑶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 。
⑷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 。”  
⑸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     ”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      ”之势。
⑹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⑺“战必胜”的条件是;“ ”。
2、找出本文中的排比句。


3、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水陆草木之花
C肉食者谋之 D两狼之并驱如故
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 B寡助之至 至:极点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 D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5、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是(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C.木兰不用尚书郎。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委而去之(萎靡不振地逃跑)
B池非不深也(池塘不是不深)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都,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7、选出对文章分析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 )
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
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
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
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
8、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
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C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D画线的句子(“域民不以……威天下……”这三句)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
七、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有关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语言积累与运用 2、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基础训练
1、填空
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宋代朱熹把它和《 》《 》《 》合称为“四书”。
答案:孟子?公孙丑下 论语 大学 中庸
⑵“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
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⑶从文中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用文中语句填空)
答案:人道 天下顺之
2、注音或写汉字
七里之郭( ) 环( )而攻之 夫( )环而攻之 域( )民不以封jiāng( )之界 山xī( )之险 亲qī( )畔( )之 gu?( )助 米sù( )
答案:guō huán fú yù 疆 溪 戚 pàn 寡 粟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⑵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⑶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兵器
⑷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⑸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⑹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答案:A B
5、“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答案:C
6、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答案:B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 ⑵攻亲戚之所畔 亲戚:
⑶委而去之 委: ⑷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3、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本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与《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蕴含的观点有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是什么?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答案】1、(2分)⑴泛指武器装备 ⑵内外亲属 ⑶抛弃 ⑷震慑 说明:每小题0.5分。 2、(2分)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⑵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说明: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 3、(2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说明:答对两种即可得满分。 4、(2分)相同之处:两句话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启示只要围绕人心向背来谈。说明:每问1分,符合题意即可。 (2010年湖北恩施中考语文试题)

(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4题。
1、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时乱
B. 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C. 环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分)
⑴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
【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
4、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3分)
【链接材料】
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答案:C
【解析】1题中A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C项中同为“胜利”。D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
2、⑴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⑵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答案:乙
【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得到多助”意思。
4、答案:得道多助
【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义。

【材料链接】翻译: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笠泽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古地名,在苏州附近)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

三、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⑴寡助之至( ) ⑵亲戚畔之( )
⑶所恶勿施尔也( ) ⑷兽之走圹( )
2、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3、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2分)

4、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2分)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答案】1、(4分)(1)至:极点(2)畔:同“叛”,背叛。(3)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事情)。(4)走:跑。(每词1分)2、(3分)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句子1分,翻译2分)3、(2分)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第二句和第三句,每句1分,只写第一句不给分)4、(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给1分)5、(4分)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每层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③足兵 兵( ) ④民信之矣 信(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3、[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答:

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答:

【答案】1、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2、 ①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4、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