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2节
氧化与燃烧(第1课时)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一、课程导入
苹果变色
锈迹斑斑的铁
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新课讲解
苹果变色
锈迹斑斑的铁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二、新课讲解
【教学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
二、新课讲解
【教学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二、新课讲解
请同学们比较硫和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苹果变色、铁生锈这两组氧化反应有什么异同点?
燃烧和缓慢氧化
二、新课讲解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
不同点:前两个反应易察觉,速度快,反应剧烈,既发光又放热;后两个反应短期内不易察觉,速度慢,反应缓慢能发热但不能发光。
燃烧和缓慢氧化
二、新课讲解
1.缓慢氧化是缓慢发生、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
(放热不发光的氧化反应)
如:铜和铁等金属表面生锈,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老化,食物的腐败,
酒和醋的酿造等。
二、新课讲解
2.燃烧是一种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新课讲解
蜡烛的燃烧
1.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然后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此时蜡烛燃烧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
燃烧的条件
二、新课讲解
2.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如图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观察现象。火柴头和火柴梗分别要多久才能燃烧?分别记录时间。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火柴各部分燃烧
二、新课讲解
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结论: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二、新课讲解
燃烧的三个条件:
一是有可燃物;
二是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
三是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新课讲解
思考与讨论:
森林中的枯枝落叶长期堆积后,虽然未经点燃,有时也会自己燃烧起来。你能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这种现象吗?
自燃和爆炸
二、新课讲解
粮食、麦秆、煤炭、擦拭机器的棉纱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就会引起自燃。
自燃
二、新课讲解
【教学实验】粉尘爆炸实验_1.mp4”。
三、随堂练习
1.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三、随堂练习
2.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C
四、课堂小结
1.什么是缓慢氧化?
2.燃烧是什么?
3.燃烧的三个条件?
(1)有可燃物;
(2)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再见《第1节氧化和燃烧》第1课时
1.下列化学反应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
A.生物的呼吸
B.食物的腐败
C.铁生锈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酒精燃烧与食物腐烂的相同点(
)
A.都发光
B.都剧烈地产生热量
C.都是氧化反应
D.都是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
B.天然气
C.氢气
D.面粉粉尘
4.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烟花在空中爆炸
D.矿井发生瓦斯爆炸
5.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
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
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微粒混合,在有限空间中遇明火很有可能发生爆炸
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C
解析:任何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被点燃都可能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点燃后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爆炸方面存在一个爆炸极限方面的问题,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混合时,只有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才能发生爆炸。
。《第2节
氧化和燃烧》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氧化反应。
2.了解缓慢氧化与燃烧的异同点。
3.
知道燃烧的条件。
4.通过观察对比,学生能自主探讨出缓慢氧化与燃烧的区别。
5.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归纳得出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并根据相关条件来判断物体是否能燃烧。
6.能通过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能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7.通过对燃烧和氧化的观察和探究,学生能够发展对探索空气中的气体性质的欲望,养成用实验来验证猜想的习惯,提高自主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学难点】运用燃烧的条件解决现实的问题。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2.
镊子、玻璃杯、蜡烛、火柴、酒精灯、铁架台、铜片。
四、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展示】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图上所呈现的两个现象,你们觉得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氧化反应
【讲述】两个现象的产生原因相同,都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这些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我们称之为“氧化”。氧化: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在氧化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氧气具有氧化性。
【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了解哪些氧化现象?或者说你们觉得哪些现象是氧化呢?
【展示】播放视频【教学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和【教学实验】铁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组织讨论】请同学们比较硫和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苹果变色、铁生锈这两组氧化反应有什么异同点。
【讲述】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
不同点:前两个反应易察觉,速度快,反应剧烈,既发光又放热;后两个反应短期内不易察觉,速度慢,反应缓慢能发热但不能发光。
如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老化、苹果变色、铜(Cu)和铁等金属表面生锈等都是缓慢氧化反应,氧化的速度非常缓慢,甚至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可称为缓慢氧化。如硫、铁等物质的燃烧等氧化反应,反应剧烈,可称为剧烈氧化。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运用燃烧的实例?
【展示】课件展示生活中燃烧的实例。
【总结】燃烧是一种可燃物质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吗?现在请同学们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知识点二: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探究燃烧的条件
1.
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它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然后将一个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观察此时蜡烛燃烧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燃烧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
2.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如图所示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观察现象。火柴头和火柴梗分别要多久才能燃烧?分别记录时间。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讲述】物质燃烧所需到达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如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结论: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归纳出燃烧必需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三是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知识点三、自燃和爆炸
【过渡】森林中的枯枝落叶长期堆积后,虽然未经点燃,有时也会自己燃烧起来。你能用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这种现象吗?
【讲述】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也会自发地燃烧起来。这种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
自燃。例如,粮食、麦秆、煤炭、擦拭机器的棉纱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就会引起自燃。
【展示】播放视频【教学实验】粉尘爆炸实验_1.mp4
【讲述】如
果
燃
烧
以
极
快
的
速
度
在
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累积大量的
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爆炸虽然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但它也能为人类服务,你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吗
【随堂练习】
1.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散热的速度加快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
2.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C
五、课堂小结
1.什么是缓慢氧化?
2.燃烧是什么?
3.燃烧的三个条件: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