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课件(16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6 光合作用(第二课时)课件(16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13:39:09

文档简介

《光合作用》(第2课时)同步测试
1.利用图所示的甲、乙两组装置,可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A.二氧化碳 B.光照 C.水 D.叶绿体
2.用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图甲和乙,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下列各项中为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A.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试管口径大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3.将一盆绿色植物搬人暗室两天后,将其中一叶片做如图所示处理,将叶片按图中虚线折成甲、乙两段,折痕明显,然后将该植物搬到阳光下,光照5小时,剪下此叶片,对其进行淀粉检测,发现甲段叶片无淀粉产生,而乙段叶片有淀粉产生,其原因是(  )
A.甲段叶片因缺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折断叶脉影响甲段叶片的呼吸作用
C.折断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D.甲段叶片因缺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很久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它那粗壮的树干和繁茂的树叶完全是“土壤汁”变化而来的。1648年,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颗重2.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桶里装有事先称好质量的土壤。在这以后,他只用清洁的雨水浇灌树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桶盖。5年以后,柳树长大长高了。经过称量,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0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60多克。
(1)此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验证   ;
(2)海尔蒙特采用了在桶上加桶盖,只浇清洁雨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若树的生长完全靠“土壤汁”,则其实验结果应该怎样?
(4)此实验中,柳树质量增加是由于   ;它的字母表达式为   ;
(5)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A 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氧气和淀粉,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甲瓶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叶片就得不到二氧化碳;乙瓶内放的清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叶片能得到二氧化碳。因此甲、乙两装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B 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光合作用速率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等。由图示的实验装置可知:甲装置水温是15℃,装置乙是30℃,比较两实验的各种条件,只有一个变量,即水温,此变量即为自变量,因此本实验就是研究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3.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叶脉内有导管,为光合作用提供水分。
4.(1)验证植物中的物质是否全部来自土壤;(2)防止尘埃等物质进入土壤中;(3)柳树增加的质量等于土壤减少的质量;(4)植物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5)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物质来自土壤中。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第2课时)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复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学生】回顾旧识。
二、讲授新课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
1.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3个:阳光、二氧化碳(主要的变量)、植物的叶片。
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需要对照实验吗?--需要。为了控制变量。
4.改进建议:水不是由外界空气直接提供的。水应该是由根部吸收后运输到叶片的。(展示老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更加清晰)
【探究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补充】教师出示并简单介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指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以及实验的简单过程。
问:甲、乙两套实验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甲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清水。)
问: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乙装置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
 (使用资源:【教学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教师】展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摘自甲装置内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未被染成蓝色。而摘自乙装置的叶片被染成蓝色。  
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结论:必须有二氧化碳参加,绿叶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  
【教师】指出:经科学家实验证明,没有水参加,绿叶在光下也不能制造淀粉。
结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
【补充】问: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为什么是白色的?(叶片边缘的细胞里不含叶绿素。)
启发思考:将经过光照的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叶片中部原是绿色的部分被碘液染成了蓝色,而白色的边缘部分未被染成蓝色。
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结论:绿叶有叶绿素的部分经光照才能产生淀粉。
(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吸收
放出
氧气
放出
吸收
有机物
制造
分解
能量
吸收
释放
是否需要叶绿素
需要
不需要
是否需要光
需要
不需要
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没有基础。光合作用对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对产物的输导,所需要的能量又是呼吸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所以,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三、随堂练习
建议使用:【同步测试】《光合作用》(第2课时).doc。
四、小结
【教师】课堂小结,多媒体课件展示。
课件16张PPT。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第6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
二氧化碳 + 水
(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实现了物质的转化,即将_______物转化成_______物。
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即将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能。(三)光合作用的反应表达式:光叶绿体有机物(淀粉) + 氧气无机有机光化学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一)光合作用的概念:一、课程导入思考:
1. 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设计改变的因素
是 , 最后观察植物有无淀粉生成。
2. 需要对照实验吗?怎样设置对照组?
二氧化碳取两个透明塑料袋,一个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装入少量清水,然后按图所示,分别套在叶片上水氢氧化钠溶液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探究思考:
3. 如何防止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4. 怎样的实验现象可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塑料袋口应扎紧,用胶带密封,内有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这样植物就不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淀粉实验,装清水的塑料袋内的叶片能变蓝色,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袋的叶片不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钠溶液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探究实验过程:1.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
2.选择两片接近的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起来,A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B中放入等量的清水。
3.再放在光照下4小时左右后,摘下来两片叶子并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水洗净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果观察到A叶片不变蓝,而B叶片变蓝,则说明光合作用必须由二氧化碳参与。二、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二、光合作用的原料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吗?二、光合作用的原料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1.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
2.选用其中一片叶子把中间的叶脉切断。
3.再放在光照下4小时左右后,摘下叶子并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水洗净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如果观察到切断后叶脉的部分不变蓝,而另一部分变蓝,则说明光合作用必须由水参与。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生长的养料是哪里来的?探究二、光合作用的原料思考:
1. 土壤减少的0.1千克物质是什么物质?
2. 柳树增加的76.7千克的质量从哪里来?3. 海尔蒙特认为柳树质量增加是植物吸收了雨水的
缘故,他忽略了什么问题?
4. 海尔蒙特的实验中,5年后柳树增重了76.7千克,
你认为主要是依靠什么作用完成的?植物生长的养料是哪里来的?探究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吸收放出放出吸收制造分解吸收放出是否是否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1.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单位:LX)对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下列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是受二氧化碳浓度影响
B.B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受光照强度影响
C.曲线甲和乙都可说明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
D.A点和C点的条件可形成一组探究光合作用强度的对照实验C四、随堂练习五、小结原料条件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场所产物叶绿体阳光有机物氧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