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二课时)课件(15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二课时)课件(15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31 14:31:36

文档简介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
1.植物体中,运输水、无机盐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及它们运输方向分别是( )
A. 导管,从下向上;筛管,从上向下 B. 筛管,从上向下;导管,从下向上 C. 导管,从上向下;筛管,从下向上 D. 筛管,从下向上;导管,从上向下
2.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根中没有导管和筛管 B. 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C. 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 通过导管和筛管可以把营养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器官
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春天剪取了一段柳树的枝条,到实验室来进行观察。 (1)他们将枝条播入到了稀释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做切片观察(如图),发现图中A部分被染成红色,这个部分应该是______。 (2)图中B所在的位置含有的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_____(填“导管”或“筛管”)。 (3)图中C所示的结构为______,因为有了这一结构,所以该植物茎能够增粗。
4.如图是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由于______有很强的支持力。
(2)输导有机物的筛管位于树皮内侧的______部。 (3)④的结构名称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A 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细胞质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导管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2.D 解析:木本植物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作用是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内有筛管,作用是从上往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位于植物的各个器官内。植物体细胞的营养都是靠导管和筛管运输的。
3.导管 ? 筛管 ? 形成层
解析:(1)图中A为木质部,内有导管,导管有运输作用,可以从下往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他将枝条插入到被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将枝条做成切片进行观察(如图1),发现A部分被染成红色,这部分应该是木质部中的导管,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2)图中B为韧皮部,内有筛管,筛管具有运输功能,可以把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运输到茎、根等部位。(3)图中C为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
4.木质部 韧皮 髓
解析:(1)图中③的名称是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所以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由于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力。 (2)图中的标号①叫做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3)④的名称是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贮藏营养的作用。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植物的茎,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通过合作观察茎的结构,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茎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
2.年轮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茎又是如何将它们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去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提出问题: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是什么?引导学生据此作出假设。
【学生】作出合理假设。
【教师】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材料和用具先设计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获取证据。介绍实验提供的器具,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器具,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导管。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最后,它们就能进入到茎中央的导管。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二)有机物的运输
【教师】课前指导完成教材中的活动。
【学生】完成活动,每周观察、记录环剥部位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根据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剥去一圈树皮后,由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形成了瘤状物。树皮里只有筛管是上下相通的,可见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
【学生】听讲,明确筛管是植物体中有机物运输的管道。
【教师】小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茎的输导功能)
【学生】观看视频,明确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
课堂反馈
1.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B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2.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C )
A.茎内有无韧皮部 B.茎中有无木质部
C.茎内有无形成层 D.茎内无髓
3.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A. 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 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 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 防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课件15张PPT。第3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第4章 植物与土壤一、导入新课茎是如何将它们运送到其他部位去的呢?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提出问题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什么?建立假设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步骤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结果与分析木质部变红,树皮和髓没变红木质部变红,髓没变红树皮没变红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横切枝条,看到木质部中导管变红色。
纵切枝条,看到红色越往上颜色越浅。横切枝条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现象结论三、有机物的运输三、有机物的运输实验现象在切口上方的树皮膨大形成枝瘤。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地运输。实验结论有机物积累在切口上方,促进此处细胞分裂和生长。现象解释三、有机物的运输三、有机物的运输割裂橡胶树,就会有大量的乳胶出来,这是为什么? 橡胶乳胶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是在筛管中自上而下运输的,切割橡胶树皮采橡胶,实际上是切割了筛管,让有机物流出来。 三、有机物的运输【教学实验】茎的输导功能。四、课堂反馈1.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C2.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A.茎内有无韧皮部 B.茎中有无木质部
C.茎内有无形成层 D.茎内无髓B四、课堂反馈3.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 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 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 防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A五、课堂小结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