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1-01 08:1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 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C. 增加区内降水量
D. 增加地下水储量
读“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以下两题。


3.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是(  )
A.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B.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 南方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图中,表示①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下表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据表,回答以下两题。

5.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陆地面积大
B. 人口比重大
C. 耕地比重小
D. 年降水量丰富
下图所示区域在18°S太平洋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6.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上图中L处的洋流与下图中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秘鲁是世界上比较干旱的国家之一,为了获得更多的水资源,该国利用多雾的自然特点致力于发展“雾中取水”的新技术。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7.该国沿岸海域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渔场,其成因是(  )
A. 寒暖流交汇
B. 密度流的作用
C. 盛行上升流
D. 潮汐的作用
洋流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8.下列海域中有暖流分布的是(  )
A. 大洋东部中高纬地区
B. 大陆东岸中高纬地区
C. 大洋东部中低纬海区
D. 大陆西岸中低纬海区
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Y国2016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9.根据表中数据可知Y国(  )
A. 水资源总量丰富
B. 属于发展中国家
C. 水资源严重匮乏
D. 水资源利用率低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0.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冬季降雪量过大
B. 春夏季气温过低
C. 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D. 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56米,湖水非常纯净。8月表层水温最高,约为1~2℃,冬季有88~146天的结冰期。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内,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2.贝加尔湖周边年温差很小,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强大的下沉气流造成增温,使冬季气温升高
B. 既有河水流入也有河水流出,有利于热量的平衡与传递
C. 湖面对太阳辐射强反射,是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D. 贝加尔湖蓄水量大,使夏季增温、冬季降温幅度都小
下列是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3.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
下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表。读表回答以下两题。

14.该表说明(  )
A. 广州水资源丰富,不存在缺水问题
B. 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
C. 在某种程度上,调整水价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 我国的节水技术与意识强于日本
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b>c。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5.若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X-Y为纬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处为陆地
B. p处是海洋
C. 此图表示南半球
D. 此图表示北半球
下图为“某城市的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图中①⑤⑥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  )
A. 海陆间循环
B. 海上内循环
C. 陆地内循环
D. 人工水循环
2016年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扩建运河开通仪式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安德罗尼克劳动保护号货轮,成为第一艘通过扩建后巴拿马运河的船只。下图为该集团某远洋航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只考虑洋流对航线的影响,图中四段航程中最耗费动力的航段为(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读“珠江三角洲区域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18.该图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
A. 暴雪
B. 沙尘暴
C. 咸潮
D. 赤潮
在智利北部一个距海岸仅0.5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下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9.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 积雪融水
B. 冰川融水
C. 雾气
D. 雨水
近年来,安徽省加快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将全面建成江淮互通、河湖相连、库塘多点的水资源配置格局。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0.根据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多少,按照行政区将该省分为:丰富、较丰富、中等、较缺乏和缺乏区,图中代表丰富区的是(  )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________。
(2)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间隔为5°,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20°。判断A点的纬度位置为________。
(3)假设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的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2.下面为“三种类型水循环的纲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水循环类型中,环节最多、使陆地水不断补充更新的是哪一种?(写图示代号)交换水量最大的是哪一种?(写名称及图示代号)
(2)人类活动是如何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如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秘鲁是个多山国家,著名的马赫斯-西瓜斯调水工程建在安第斯山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工程艰巨宏伟,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如图是秘鲁东水西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2)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黄河以南需要逐级抽水,原因是什么?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24.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______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______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_______。
25.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拥有奇特的水体景观。但近年来湖泊水位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其独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读下列材料,运用水循环原理等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九寨沟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①②④⑥⑦⑧⑨⑩分别代表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2)九寨沟湖泊1~4月为枯水期,各湖泊水位多在4月达到年内最小值;5月各湖泊水位明显升高。请结合材料简析九寨沟湖泊水位这种变化特征的成因。
(3)6~10月为九寨沟湖泊的丰水期,结合材料二简析这种水位变化特征是通过哪些水循环过程形成的。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我国北方河流的降水量受气候影响要低于南方的河流,故①②应为黄河和松花江,而松花江流经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故其流量大于黄河,故①为松花江。
2.【答案】B
【解析】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不易实现。增加区内降水量,需要有适当的降水条件。增加地下水储量需要有水源。
3.【答案】D
【解析】本题以坐标图的形式展示了三条河的径流量随季节的变化。甲河从5月到9月河流处于汛期,为夏汛,是南方地区的河流;乙河冬季河流断流,且流量与气温相关,可判断为西北地区的河流;丙河则明显看出有春、夏两个汛期,为东北地区的河流。
4.【答案】C
【解析】①②位于回归线上,属于北半球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部分,呈顺时针运动,③④位于极圈上,属于北半球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部分,呈逆时针运动,①处应为北半球寒流经过区。
5.【答案】D
【解析】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是亚热带或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丰富,D对。与陆地面积大、人口、耕地比重大关系不大,A、B、C错。
6.【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区域在1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大洋东部为寒流,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A、C选项水温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为北半球,不合题意;B项为南半球自南向北流的寒流,符合题意;D项由北向南流,为暖流,不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秘鲁沿岸海域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把海底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成为浮游生物的养料,而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该处形成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
8.【答案】A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大洋东部位于大陆西岸,大陆东岸位于大洋西部。洋流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中高纬度海区大洋西部应是寒流经过;大洋东部的中低纬度海区也就是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海区,也应该是寒流经过的地区。
9.【答案】C
【解析】该国所消耗的水资源中,外部水足迹占主体,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
10.【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可以看出:该岛国面积较小,淡水供应不足,但有丰富的雨水和地表水可灌注储存在地下;由于在缺水时要回抽使用,故地表水质应较好。
11.【答案】A
【解析】从该河的补给来看,它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从图来看,汛期主要处于春季,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应该是冬季降雪量过大,春季融水过多。
12.【答案】D
【解析】贝加尔湖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因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冬季气温低,A错。既有河水流入也有河水流出,有利于盐分的平衡与传递,与年温差小无关,B错。湖面对太阳辐射强反射,对夏季气温影响不大,C错。贝加尔湖蓄水量大,使夏季增温、冬季降温幅度都小,所以周边年温差很小,D对。
13.【答案】C
【解析】分析图a,甲、乙两个水文站之间有个湖泊,湖泊在洪水期可以蓄洪,对下游水位起调节作用,因而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值比甲水文站小。
14.【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东京水价和水利用率远高于广州、京津)可知调整水价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5.【答案】D
【解析】因季节不明确,难以判断陆地和海洋。越往北气温越低,为北半球。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航段,自南向北航行,与东澳大利亚暖流流向相反,最耗费动力;乙段沿着北赤道暖流及日本暖流、丙段沿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丁段沿墨西哥湾暖流,均与洋流流向相同,比较省力。选A。
18.【答案】C
【解析】南方海域,冬季气温高,不易出现暴雪、沙尘暴问题,赤潮多出现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节,故A、B、D错。冬季该地进入少雨季节,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容易引发海水倒灌,形成咸潮。
19.【答案】C
【解析】该水资源来自空中,故判断为水汽凝结而形成。
20.【答案】B
【解析】淮河和长江横贯安徽,分为淮北、江淮、长江流域、江南等自然区域,其南部为黄山所在山地。根据降水南多北少、地形南高北低,可以判定长江流域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丰富,故选B。
21.【答案】(1)寒流
(2)南纬25°(或25°S)
(3)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对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影响;上升流把海底营养盐类带到上层,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海轮向北航行的速度比向南航行要快得多;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范围扩大。
【解析】(1)图中等温线数值由上往下减小,可判断图示海区在南半球。再由等温线向低纬海区弯曲,可知该海区水温较低,因此图中洋流为寒流。(2)图上纬线间隔为5°,据中间一条纬线度数为20°,往南在南半球纬度升高,可知A点为南纬25°(或25°S)。(3)若图示海区位于太平洋,据等温线分布或A点的纬度,可判断过A点的洋流为秘鲁寒流。秘鲁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海上生物和渔场分布、海上航行和近海污染物质净化扩散等方面都产生显著影响
22.【答案】(1)图A 图B
(2)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特点,如修水库可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跨流域调水可调节径流的空间分布。
【解析】三种水循环中,海陆间水循环环节最多,其意义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交换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
23.【答案】(1)

(2)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地势较高。
(3)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本题应从调水区、调入区的气候差异,地质地形两方面考虑。
第(2)题,根据地势的高低分布,东线工程在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逐级提水;黄河以北,则地势南高北低,可实现自流。
第(3)题,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
24.【答案】(1)源头 调节水量 雨水
(2)冰川融水 大 小
【解析】甲图属于外流区域,乙图是内流区域,两区域河流有明显的不同特征:①补给水源不同。甲图河流是雨水、湖泊水补给,但雨水是主要补给形式;乙图河流是冰川融水补给;②径流变化不同。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东部属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大,因此导致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西北内陆地区,径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25.【答案】(1)①—植物蒸腾、②—大气降水、④—地表水蒸发、⑥—海水蒸发、⑦—水汽输送、⑧—地表径流、⑨—下渗、⑩—地下径流。
(2)1~4月份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量极少,九寨沟区域降水较少,导致补给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小于湖泊的蒸发(③或④)和下渗(⑨)。4月份这种损失累积至最大,湖泊水位达年内最小值。5月份降水明显增加,气温回升致使冰雪融化,流入湖泊的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补给量增加,水位明显升高。
(3)6~10月份,海水蒸发(⑥)旺盛,大量水汽通过夏季风(⑦)输送到九寨沟地区,形成大量降水(②),通过地表径流(⑧)和地下径流(⑩)大量补给湖泊。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