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例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11-28 10: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结构
基本信息
学科:生物学
年级:高一年级 时间:2学时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设计模式:本案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结合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掌握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一般知识。让每个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去探究,通过自己的观察,去了解各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设计综述
(一)教学概述
本节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较高,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人教版)中已经涉及到相关内容。从教学内容上看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基本掌握教材的重点。但是,要深入领会生态系统(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密切的联系,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能领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学科观点是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制定较高的教学目标。
1、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教学难点:营养级的概念及初、次级消费者的概念。
2、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结合学生自主探究的教法以及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教师充分运用CAI课件,帮助学生比较、归纳与分析各种生态系统的共性,并用系统论的观点诠释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法上采用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积极引导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协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形象且容易理解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本节的特点,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⑵ 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和消费者的关系⑶ 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及相关的知识
能力目标
⑴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课前预习及上节课所留的思考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 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⑵通过食物网知识的讲授,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⑶通过问题的设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并懂得如何提出问题
德育目标
⑴通过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不可缺少性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⑵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知道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⑶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家乡,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间的提问和解惑,融洽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认真思考、认真观察的思维品质。
学科方法目标
⑴通过介绍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观察事物从特殊到一般、从单向到多向的思维方法。 ⑵帮助学生竖立从微观到宏观、从静态到动态即全面理解知识从而得出结论的解题格式
(三)教学框架
(四)教学准备
1. 阐述学习目的、基本步骤。
2. 对学生的信息工具进行简单介绍。
3. 在师生论坛上开辟课题专用帖。
4. 要求学生分组观察了解各种生态系统。
组次 观察的生态系统 观察地点
1 人工林生态系统 白云山、火炉山森林公园、华南植物园
2 城市生态系统 学校附近、学生住宅附近
3 草地生态系统 白云山、中山大学
4 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学校海洋生态实验室
5 池塘生态系统 麓湖、华南植物园、南湖
组织形式:以小组形式,每小组3~6人,选出一人任组长。组内各成员既自主学习探究又互相协作、交流、讨论,组长负责协调。
(五)信息化教学环境及资源
多媒体网络平台
提供信息化学习的大环境;
学生每人一台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
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设计;
便于学生制作和发布学习成果;
便于学生互相评价;
电子交互白板
便于教师讲解示范;
便于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便于教师、学生的点评,实现师生交互;
WINDOWS画图程序
学生发布作品的制作工具;
师生论坛
便于学生发布学习成果;
便于学生互相评价;
二、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经常见到的生态系统引入课程
1、学生列举自己见到过的生态系统
2、说出这些生态系统的一般特点
(二)小组一介绍:人工林生态系统
1、观察地点:白云山、火炉山森林公园、华南植物园
白云山 火炉山森林公园 华南植物园
2、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3、主要的生产者有哪些?
4、主要的消费者有哪些?
5、主要的分解者有哪些?
6、各组分的关系如何?
7、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如何?怎样判断各种生物的营养级?
8、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演示其成果
9、学生利用恒福BBS发布其作品
10、学生在恒福BBS上互相点评
(三)小组二介绍:城市生态系统
1、观察地点:学校附近、学生住宅附近
环市东路 沙太路
2、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3、主要的生产者有哪些?
4、主要的消费者有哪些?
5、主要的分解者有哪些?
6、各组分的关系如何?
7、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如何?怎样判断各种生物的营养级?
8、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演示其成果
9、学生利用恒福BBS发布其作品
10、学生在恒福BBS上互相点评
(四)小组三介绍:草地生态系统
1、观察地点:白云山、中山大学
白云山 中山大学
2、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3、主要的生产者有哪些?
4、主要的消费者有哪些?
5、主要的分解者有哪些?
6、各组分的关系如何?
7、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如何?怎样判断各种生物的营养级?
8、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演示其成果
9、学生利用恒福BBS发布其作品
10、学生在恒福BBS上互相点评
(五)小组四介绍:模拟海洋生态系统
1、观察地点:学校海洋生态实验室、广州海洋馆
学校海洋生态实验室(1) 学校海洋生态实验室(2) 广州海洋馆
2、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3、主要的生产者有哪些?
4、主要的消费者有哪些?
5、主要的分解者有哪些?
6、各组分的关系如何?
7、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如何?怎样判断各种生物的营养级?
8、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演示其成果
9、学生利用恒福BBS发布其作品
10、学生在恒福BBS上互相点评
(六)小组五介绍:池塘生态系统
1、观察地点:麓湖、华南植物园、南湖
麓湖 华南植物园 南湖
2、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3、主要的生产者有哪些?
4、主要的消费者有哪些?
5、主要的分解者有哪些?
6、各组分的关系如何?
7、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如何?怎样判断各种生物的营养级?
8、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演示其成果
9、学生利用恒福BBS发布其作品
10、学生在恒福BBS上互相点评
(六)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系统结构的知识网络
三、学生学习成果
(一)学生作品发布:
1、课堂交流和师生点评:
2、网上作品发布和互评地址:
http:///bbs/ ( http: / / www. / bbs / dispbbs.asp boardID=37&ID=4424&page=1 )
(二)量规名称:参见“学习效果评价量规”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效果评价量规
生态系统类型判断 优(5分) 中(3-4分) 差(1-2分) 得分
对生态系统成分分析 能够正确判断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需要与别人讨论,在一定的指引下正确判断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在适当的指引和讨论后仍不能正确判断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优(5分) 中(3-4分) 差(1-2分)
组分间关系判断 能迅速判断出捕食、寄生、共生种间等关系 判断种间关系有误。 不能判断种间关系。
优(5分) 中(3-4分) 差(1-2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建 迅速画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没有错误。 画出食物链和食物网,基本没有错误。 不能够画出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素养 优(5分) 中(3-4分) 差(1-2分)
信息工具使用能力 能熟练操作信息工具,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处理。 能操作信息工具,但出现意外需要别人解决。 勉强能操作。
优(5分) 中(3-4分) 差(1-2分)
利用网络发布能力 上网熟练,在论坛里能利用所有功能。 上网较熟练,基本能使用论坛功能 上网不熟练,对论坛比较陌生。
优(5分) 中(3-4分) 差(1-2分)
信息归纳整理 能归纳整理信息,形成富于逻辑的条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基本能归纳整理信息,虽然有所思有所想,观点条理还不够鲜明。 能积累信息,但不知如何利用信息。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