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2 22:02: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为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四单元第五课教材,作为《我们的身体》单元探究的一个环节,是对前面身体的结构,运动器官探究的一个延续。从本课的探究内容来看,是探究体内的消化器官,这不可能让孩子们钻进体内去研究,因此其教学难点主要在于无法给学生以探究的材料,难以保证探究的有效性,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通过模拟实验去感悟、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并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力争使学生在探究后有所提升和完善,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动手能力较强,乐于倾听。这些学生渴望学习新知,对未知事物(尤其是自己体内的消化器官)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将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的激发,活跃课堂气氛。
消化系统的知识,对这些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许多学生在前概念里都认为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食物营养都是在胃里被吸收的,所以本课的学习学生存在着最大的困难就是无法直观化,大脑中原有的旧知如何修正过来。故希望通过资料卡的运用与信息技术的参与来丰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馒头,米饭,吸管,塑料袋,长绳,小烧杯,活动记录单,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和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生答)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吗?(两个字:一个是“玩”另一个是“吃”!)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一边“旅行”一边吃,愿意吗?今天要去的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所以我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位“导游”。
2.初步体验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1)师:现在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这是什么?(棉花糖)没错这位就是我们今天的导游“棉花糖小姐”!大家想不想跟着棉花糖小姐一起去旅行呢?好的,请看清楚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请小组长上台领取棉花糖)生开始活动。(师巡视)
(2)生汇报品尝完馒头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3.揭示课题
馒头经过我们的口腔以后就不见了吗?它还会去到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板书)
二、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
1.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猜测食物所经过的消化器官。
(1)讲述:当棉花糖导游进到从口腔进去以后,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棉花糖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它分别要到哪些景点去。
生猜测:(食道、胃、小肠等)
师:同学们觉得食物要经过我们体内的胃、食道、大肠、小肠等等这些器官,那你能尝试着把棉花糖导游的旅游路线画出来吗?
(请组长拿出活动记录单1 )
(2)提出要求:
①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使用铅笔在身体轮廓图中画出食物经过了哪些器官只画出食物在体内经过的部位(器官)(从入口(口腔)开始画);
② 路线要清楚,器官要明确,标出器官的名称。
③每组推荐一位代表汇报,注意汇报时声音要响亮。
2.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
交流、展示几个小组绘制的旅行图
师:大家绘制的旅行图各不相同,其实我们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旅行的路线也是固定的。怎么知道我们画的旅行图是不是正确的呢?(实验、查资料、问医生等等)
三、认识人体消化器官
1.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消化器官
师:前不久棉花糖的朋友小豆子也经历了一场神奇的旅行,并把它的这次神秘之旅记录了下来。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分享它的神奇之旅,通过阅读“小豆子的神奇之旅” 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把人体消化过程填写在活动记录单1下面的表格中。
2.(请组长拿出资料,两人一张)小组内阅读讨论并完成表格。
3.交流、汇报(有没有不同的呢?)
4.师:这几个小组写的有小差别,但是基本上都是对的!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小豆子的神秘之旅把!
5.第一站是哪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一站——口腔。回顾刚才你们咀嚼馒头的时候馒头在口腔的时候你发现了是么?(学生回答)口腔的作用是什么呢?
小结学生答案得出口腔的特征:有牙齿、舌头、唾液;功能:嚼碎食物
6.第二站——食道
谁知道食道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功能又是什么呢?
食道的作用是运输食物,那它是怎么运输食物的呢?(生答)(倒立也能吃东西)
我们用一根透明的管子模拟食道,你能想办法让米饭从一端到另一端吗?(强调管子要横着,只能用双手操作)
请一生上台演示
师小结食道特征:直而光滑;功能:运输食物
食道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蠕动。食物在食道里就是通过蠕动的方式被运输到下一个景点的。
7. 第三站——胃
出示胃内部构造,学生观察并说说为什么胃的内部是皱皱的?
同学们说的似乎都有道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下胃是怎么工作的。
胃看起来像什么呢?(口袋),我们就用塑料袋来模拟体内的胃,往胃里边加入一些馒头模拟胃里面的食物,再加入一些水。只用双手怎样使塑料袋里的馒头变得更碎呢?
活动四、模拟胃的功能
出示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有序进行,实验完成后举手示意;
(2)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实验;
(3)将你们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小组汇报、交流
小结胃的特征:内部褶皱,有弹性;功能: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想想塑料袋里的水相当于胃里面的什么?)
胃的运动方式也称为蠕动,食物在胃中就是通过蠕动进一步把食物磨得更碎,并且在胃酸的作用下消化食物。
8.在经历了一场“酸雨”后,小豆子又来到了哪呢?
第四站——小肠,当西瓜子进入小肠后,仿佛进入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为什么它会这么觉得呢,小肠到底有多长呢?其实啊,我们人体内的小肠的长度大概有5--7米那么长,那5——7米有多长呢?
谁来帮老师理理我的小肠呀!请一同学拉直绳子,这是一根6米长的绳子,我们的小肠大概就有这么长,大家说长吗?小肠这么长,他是怎么塞在我们体内的呢?
为什么小肠会这么长呢?
小组讨论后回答
小结小肠特征:细而长;功能:充分吸收食物营养(足够长)
9.在历经一番艰险后终于到了一条比较宽松的管道,这是哪呢?
第五站——大肠,跟小肠相比,大肠粗而短。大肠之所以更短呢是便于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最后由肛门排出体外。那是不是大肠就不会吸收呢?不是的,它还会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大肠特征:粗而短;功能: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形成、储存粪便。
四、小结
跟学生一起小结食物经过人体的器官与功能(边小结边板书)
食物经过的这些器官构成了我们人体的消化系统。
五、拓展知识,学为己用 1.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棉花糖进行了一次旅行,在旅行中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2.通过这次旅行,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食物的消化过程原来是多个消化器官共同协作完成的,而消化器官的功能又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各器官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消化器官对我们如此重要,为了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的饮食习惯呢? (学生回答) ?? 老师也想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忠告(媒体出示:友情提示:保护消化器官,请做到以下几点。
3. 11. 小朋友们在经过了这节课的“旅行”后,对于食物在我们体内的旅行路线图有没有更清晰了呢,修改和补充自己路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