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群落复习(广东省东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种群群落复习(广东省东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8-06-20 11: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中相关概念的辨析种统系态落群群生本次复习课题内容:
(一)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内涵
(二) 生物群落内部,生物间的生态关系
(三) 生物群落内,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
(四) 与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相关联知识点----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例一 下列生命系统中不属于群落层次的有:
A 一农田中所有的玉米 B 一棵长满了蚜虫的椿树
C一潮湿山洼中所有的生物的总和
D一菜市场上所有蔬菜鸡鸭及细菌等各种生物的总和 :指一定时空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指一定时空范围内,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内涵归纳一: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巩固练习一
1 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A 生物群落 B 种群 C 生态系统 D 生物群体
下面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 一草原上的所有昆虫 B 常中校园内的所有芒果树
C 司马河里的所有鱼
D 生活在学生宿舍周围的老鼠、 蟑螂等所有动物
说出下列实例对应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一片草原上的一只小鸟 ( )
(2)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蜂鸟。 ( )
(3)一片草原上的蜂鸟、翠鸟、麻雀等。 ( )
(4)一片草原及生活在这里的鸟、蛇等生物。 ( )例二(常考易错题)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格中与图示相符合的选项是二、生物群落内部,生物间的生态关系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关系种间互助种间斗争:两种或多种生物为争夺 , 等。捕食:一种生物 另一种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
以维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依存, 有利——同种生物个体或群体间,为了相同利益而相互帮助的关系。
如:三只野狗围攻一只斑马时,野狗间的关系。——同种生物个体或群体间,为了争夺相同的食物或空间而发生的争斗。如:小蝌蚪为争夺生存空间而泌毒素以杀死其它蝌蚪互利共生竞争寄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的现象。归纳二:巩固练习二
1 在同一环境中,可以构成竞争关系的一组是
A 蘑菇和蕨类 B 红松和人参
C 两只山羊 D 赤拟谷稻和杂拟谷稻
2 下列不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之间的关系
B 稻田中的水稻过密时表现出的主要关系
C 某些水体鲈鱼的成鱼以本种的糼鱼为食
D 两只雄羚羊为争夺雌羚羊而发生争斗
3 下列哪组生物之间的关系一人和SARS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相同
A 狼和兔 B 噬菌体和细菌
C 豆科作物和根瘤菌 D 大小 两种草履虫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 ,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
A 共生 B 寄生 C 捕食 D 腐生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量比空气干燥时 。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4 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到相对湿度的影响(如甲图),飞蝗的发生量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如乙图)。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BC高上升,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少,飞蝗的发生量变大例三 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少量水蚤(小型甲壳动物,能以草履虫为食)和草履虫,给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时,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给予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1)在0~h小时内,种群的增长呈 型曲线。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3)在h小时以后,草履虫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4)在上述坐标图中绘出h小时后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三、 生物群落内,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
S 空间的限制减少水蚤的捕食时间K种群数量(相对值)0h草履虫水蚤参考答案(1) (2) (3),(4)种群生物数量增长曲线种间生物数量变化曲线“J”型增长曲线“S”型增长曲线前提
适用范围
有无K值前提
适用范围
有无K值食物、生存空间充足,无天敌实验室培养或外来生物的生长归纳三:食物、生存空间不充足,有天敌天然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竞争寄生捕食互利共生生物数量变化曲线巩固练习三
1、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量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的曲线2、如下图,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A 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 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 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 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3、如下 图中的1~4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坐标为个体数,横坐标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小两种草履虫;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A ,B ,C ,D 。
(2)造成②现象是由于 。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 。
(5)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②③①④③②①④竞争结果使一种生物因缺乏食物、空间而死亡。 寄生关系不像竞争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 ②④先增多后减少 例四 如下图中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等情况,已知种群C为
自养 生物,请分析后回答:
(1)写出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简单食物链。
(2)试分析种群B在第5—7年间个体数
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参考答案)(1)C B A
(2)A种群数量增加,使B种群被大量捕食;C种群数量减少,使B种群因食物而加剧种内斗争。 ACB四、与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相关联知识点----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群落中,物种 的多少。
:许多 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或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小与 相关。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以及各种各样的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归纳四:物种丰富度 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食物网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巩固练习四
1、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下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 水稻虫害严重
C 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 鼠的数量迅速增加2、如右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
,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 。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A 海鸟 B 水绵 C 水藻 D 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 ,水藻数目 ,淡水虾数目 。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乙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看图分析并回答:甲(1)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 。
(2)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 。
(3)研究者发现,适当放牧可刺激牧草分蘖,促进牧草生长。该草原的最适放牧量应为乙图中 点所对应的放牧量。
(4)乙图中的B点所对应的放牧量为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为什么? 。
(5)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C点以右,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ABC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