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新知导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自然界的美景随处可见,而且风景各不相同,我们如何将眼前的美景用文字描绘出来呢?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景物描写,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具体生动地描绘和刻画。
什么是景物描写?
A.晚秋的天空是澄清的,山脚下的高粱成熟了。 B.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形象、色彩
多种修辞方法
一、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每处景物都有独特之处,写景要抓住此景最突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形状、色彩、质地、声音、味道等方面,对突出的方面进行描绘,无需面面俱到。
两处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两处景物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绘景物的形状、声音、色彩等,从而使得景物有形可感,有声有色,艺术魅力更强烈。
二、动用多种感官。
写景除了要用眼睛去看(视觉)、还要善于通过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手(触觉)等感觉器官去观察、体会。动用自己的五官,全面感知景物,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视觉
味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三、多角度观察。
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多角度的观察,全方位的描述。观察点不同,视觉形象会不同。可以俯视、仰视、远观、近观,还可静态与动态结合,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例如《答谢中书书》就采用了多角度的方法写景:
高峰入云(仰视)清流见底(俯视)
两岸石壁,青林翠竹(静景)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动景)
例如《观潮》: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远观)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近观)。
这样,观景的角度不同,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不相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远观:
请同学们用不同的观察角度来写瀑布
如一条白练从半空中飞泻下来
近观:
如千万匹白马呼啸而下,震耳欲聋。
俯视:
急水奔腾直下,顷刻间溅起千万朵水花,一圈圈荡漾开去。
四、使用修饰词和修辞手法
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要善于使用修饰语(主要形容词、副词)和巧用修辞手法(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生动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 )天空飘着一朵( )云。
(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白)云。
(蔚蓝得)(像洗过一样的)天空中缓缓地飘着(一朵像棉花糖似)的(白)云。
给下列句子加修饰语
3、(红彤彤)的太阳(从泛着鱼肚白的)(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来了,(灿烂的光芒照耀大地 )。
2、(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来了。
1、(红彤彤的)太阳(冉冉)升起来了。
( )太阳( )升起来了。
草稿:
曲折的荷塘上面,看到的是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着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打着朵儿的;一阵风吹过,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2、善于使用修辞手法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春》)
(2)等到快要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十一长假期间,爸爸带我去桃花溪游玩。车开得很快,但我却觉得很慢,我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那里。一到那里,我就挣脱爸爸拉着我的手,兴奋地冲进山谷中,春天的桃花溪很迷人。树绿了,花开了,蝴蝶飞来飞去,小鸟不停的叫着。我被陶醉了。
修改下列写景的句子,用修辞润色
修改:树木披上了(绿色的新装),野花在(对着我微笑),蝴蝶在(欢快地起舞),小鸟在(尽情地歌唱)。
用一句话描写所见的画面内容
天空被朝阳染成了紫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烧了起来。
玲珑透明的露珠映着初升的朝阳,缀在亮晶晶的叶片上。瓢虫轻爬,露珠儿串串地滚动着,嬉笑着,推推攘攘 , 拥拥挤挤 ,好不活泼热闹!
五、要融入情感(独特感受)
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说出了景和情的关系。“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绘景,把自己的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进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熏陶。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的心境下,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课本中精美的景物描写《药》
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渲染了坟场凄凉的气氛
去了姥姥家,正赶上邻村晚上有电影。那天晚上,我趁着姥姥他们和街坊闲聊,对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偷偷地与几个小孩儿去看电影了。电影散场时,夜已经很深了,满天的繁星就像集镇小摊上卖的发光的银纽扣,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柔柔的月光洒满了小路,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吹过树林“沙沙”地响,吹在脸上就像姥姥讲的故事中的仙女在用手抚摸我的脸蛋一样。
烘托了孩子看完电影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我呆呆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天上的月亮……我和妈妈又吵架了,我伤心地哭了。
据文中情况,补充写景的句子
修改:我呆呆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天上的月亮,它升起来了,冰冷的挂在树枝头,月色洋洋洒洒,月影斑驳疏离,月光凄凉地扫向大地……我和妈妈又吵架了,我伤心地哭了。
点评:修改后的作文把干瘪无味的语句变得生动,衬托吵架后的心情沮丧失落难过。
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一段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内心的兴奋和喜悦。
第二天,我拿着年级第一的成绩单,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校园。
我在心里呼喊着,感觉身边人都在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我的脚步更轻快了。
路边的垂柳向我频频挥手,牡丹对我笑眯了眼,绿篱上的喇叭花也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望着我。
六、注意写景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1)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整体到局部、或由远及近、或由上到下、或由高到低、或由内到外等顺序。
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也叫移步换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山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学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六、注意写景顺序
(2)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美丽的西湖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这样描写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西湖就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优雅地装扮着杭州。
春天,湖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春风吹来,柳树随风飘动,翩翩起舞,仿佛在亲吻波光粼粼的湖面。桃花仙子在春风中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花瓣,好像在朝我们微笑呢!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茂密的枝叶挡住了阳光,就像一把把小伞,远远望去,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荷花开出了一张张粉红色的笑脸,我不禁想起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秋天,银杏树和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秋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扇动起来,妩媚极了!落叶有的像金色的小船航行在湖面上,有的像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还有的像芭蕾舞演员在欢快的跳跃……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啊,美丽的西湖,你真是杭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代表性的景物)进行细致具体(抓住景物的特点)的描写。
2、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写。如视觉、嗅觉、形、色、味、声等)
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4、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你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青 草
纤长嫩绿的青草,就在这清晨的雾霭中凝成了那一颗颗圆润小巧的露珠,在清爽的晨风中随意摆动。那露珠就静静地贴在青草的怀里,编织着晨起的梦。
早晨,晶莹的露珠映着初升的朝阳,停在翠绿的叶子上,像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在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又像许多顽皮的孩子在叶间眨巴着大眼睛。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青草;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迎接美好的一天。
秋晨之露
清晨,温暖的阳光射到小草上。咦,是什么映着闪光?原来是,秋姑娘昨晚留下的眼泪被大地妈妈知道了,她让太阳阿姨把它变成似珍珠般的露珠。同学们追逐嬉戏的景象留在了露珠中放映着。回旋的空中花瓣把露珠打下了大地上,让大地感受露珠的滋润,让大地也看到了人们对秋天收获的期盼。
校园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首句点题。)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从远处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色的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从近处写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状、色彩。)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了!(从视觉、嗅觉、味觉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从味觉、肤觉写花的香味。)只要你从这儿经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古诗赞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可见,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觉基础上结合诗句写出总的感受。)
柳 树
柳树正处在茂盛时期,树干粗大,枝条柔曼,颜色青翠,远远望去,就像两把绿绒大伞。柳树的胳膊向下长出无数柳条,就像姑娘的秀发。
没有风的时候,整个树在阳光下像一个窈窕淑女,羞答答地站在湖边,微风吹来,柳枝随风摇曳伴着风地节奏跳舞,狂风刮来,枝条使劲摇摆像一头发疯地狮子要把人卷起来吃掉一样,下雨了,它依然站在那儿舒枝展叶尽情地喝着雨水。
柳 树
一场春雨刚过,柳树那细细长长的枝条上又泛出一层新绿。那些冒出来的毛茸茸的小芽,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四处张望了一下,就舒展起身子来。它那婀娜多姿的树干映衬那柔软的枝条,还有那满树可爱的叶子,乍一看,就像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亭亭玉立。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以及美丽的校园,只要对我们的自然心怀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充分调动我们的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方法,那么我们每个人心里的那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美景就会呈现在你我的面前。
一、抓住景物特征
二、动用多种感官
三、选好观察角度
四、善用修辞手法
五、安排描写顺序
六、务必融情于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